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奉贤招商 >> 奉贤要闻 >> 正文内容

政改现实路径与经济体制接轨

时间:2012-11-19 13:45:20 来源:

信息公开方面。
  社会体制改革的另一重难点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实行“小政府、大社会”,还是“大政府、小社会”,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2012年10月,《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规定,“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都要退出。”这被外界认为是政府主动划清与市场、社会关系的表态,往“小政府”方向努力。
  但“小政府”的改革方向并未达成共识。此前,2011年5月,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周本顺在《求是》杂志上撰文阐述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他在文章中称,“实际上,发达国家并非都是‘小政府、大社会’,不少大国都是‘大政府’,政府承担着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
  在公共服务领域,按照传统的思维,公共服务由政府包办,比如,农村的“七站八所”,政府“养人养事”,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却一度成为县级干部的家属院,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湖北咸安曾最早在此领域“动刀子”,撤销“七站八所”,引入市场主体提供服务,政府提供补贴农民购买服务。这一举动在全国引起轰动。
  但是争议也巨大,一位长期关注湖北咸安改革的农村研究学者对《财经》记者称,改革遭遇重重阻力,撤一个站,就有人反对,因为这些人以此申请项目经费的理由没有了。
  不过,在全国范围内,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加速推进。2012年,中央财政首次专门安排2亿元资金,用于购买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此前,深圳、北京等地也早已试行这一做法。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为民间公共服务机构提供资金来源,但也导致了政府对民间公共服务的控制力进一步加强,政府过于强势,甚至直接干预这些机构的微观行为,两者之间尚缺乏法律规范。
  对于尚且幼小的社会组织而言,许多机构并不具有专业的公共服务能力,即使具有相关能力,也没有统一的评价机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认证制度是有益的尝试。目前,许多高校均开设社工专业,培养这一领域的人才。
  经历了十年的社会建设和改革,改革正在缓慢前行。经济体制改革初期,政府主动退出了许多社会领域,相应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民众负担沉重。近十年来的社会建设,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取得巨大成就,但再也不可能回到政府包办的状态。促进社会组织力量成长、政社分开则是未来的改革方向。
  但如同经济改革一样,观念和共识的达成并不容易,而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又正在显现,未来既需要在观念上达成共识,又需要务实高效的政策推动改革深入。
  郭道晖认为,将社会从国家中分离出来,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之一。“主义就是至上的意思,我所理解的社会主义应当是社会至上,应当实现社会主义宪政。”这位全国人大法工委研究室原副主任说。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