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招商引资 >> 政策速递 >> 正文内容

通缩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时间:2015-03-15 16:50:08 来源:南都网

(相当于使用了凯恩斯主张的财政政策)其实也没成功,但其后美国参与了二战,是战争使得美国真正摆脱了大萧条,功劳却被归到了“新政”的名下,从而归到凯恩斯的名下。二战之后各国开始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经济,就是源自凯恩斯应对大萧条而提出的这套学说。

  收入增加仍要靠创造财富

  最后谈一下这轮经济下滑的原因。英国,当年最初的工业集中在纺织业,后来转向能源重化工业,再后来是金融、IT产业等,美国也类似。今天的发达国家都经历过产业升级,都经历过“调结构”,英美当时的调结构是市场驱动的,新兴产业已经发展到足以替代那些所谓的落后产业,落后产业于是自然而然地或转移或消失,但在它们那里失去的产值早有新兴产业增加的产值替代还有余,则怎么会造成经济下滑呢?

  当然,英美等发达国家确实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止一次地出现过经济衰退,但有哪一个经济衰退的案例是因为产业升级升出来的?除非政府是在人为地“拔苗助长”,新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根本还不足以替代落后产业,就把仍然是支柱的旧产业拔掉了,在旧产业上失去的产值得不到新产业的产值足额补充,自然就呈现出总产值下滑、经济下行的现象了。什么是“好的”经济结构,什么是“坏的”经济结构?没一个经济学家能说清,只有市场知道。

  “中等发达国家陷阱”这个术语来自于发展经济学,但发展经济学对当时在拉美出现的这种现象的解释是错的。正确的解释是拉美当时的一些政府在进入中等发达阶段后,就搞了一系列的福利政策,以迎合民粹,争取选票,使得整个社会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瓜分现有财富,而不是创造财富上,经济增长自然就停滞不前了。从人均G D P来衡量,东南沿海地区确实已经进入“中等发达”阶段,但中西部广大的农村还处于“发展中”状态,中国现在还谈不上整体都富裕起来,却已经把很大一部分注意力转移到财富分配上,更强调人人都应该享有福利好的生活,而不是提倡通过个人奋斗来实现脱贫致富。

  很多人羡慕沙特等国的高福利政策,却无视它们地下有石油这有利条件。中国有的是什么?中国人口多,自然资源少,只能鼓励每个人通过勤劳致富来提高生活水平。很多人还羡慕北欧等国的高福利,但它们不仅是资源丰富,人口稀少,还要加上之前的财富积累。这些高福利国家等于是“富二代”,还是独生子,岂是中国能比得上的?而且就算是富二代,一直“坐食山空”最终就是二世祖的下场,“欧债危机”就向世人展示了社会福利是怎么把发达国家也拖得经济停滞、财政破产的。

  中国目前还有很多人口需要脱贫致富,也就是他们需要增加收入。而这收入的增加不是通过再分配已有财富,而是要通过创造新财富来实现,所以我们必须依靠较高速增长的通道才能真正地给穷人带来收入的增加,带来致富的机会。而中国经济要怎么才能保持在高速增长的通道呢?货币政策要以稳定币值为目的;要尊重市场,由市场来决定最优的经济结构;要警惕未富先骄,抵制其实只会将穷人养成懒人的社会福利的诱惑……实际上这些还只是其中一部分要做的事情,但也是必须去做的不可或缺的事。

上页 1 2 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