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媒体记录:他们刻下浦东发展"年轮"

时间:2010-04-19 13:48:18 来源:新民晚报

研制出一系列新产品,年销售额近亿元,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0年间,新波生物和张江“药谷”一起“长大”。“公司刚成立时,我找曾经做代理的那家大公司谈合作,他们不感兴趣。现在,他们主动找我谈合作了。”张晟告诉记者,去年9月,国外大公司以4.5亿元收购“新波生物”,并邀请他担任更高职务———总公司副总裁、亚太区总经理。“我把这看作是另一种创业。”张晟笑言。

    价格上“亏”了却“赚”了口碑

    80后金川(1983年生)

    复旦大学软件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和同学创办微小型企业上海盛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关键词】务实

    【个人感言】“创业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还没毕业时,金川就说服同班同学姜楠,每人拿出5万元一起合伙创办公司。当时姜楠已被一家知名跨国企业录取。“他是我们专业上‘一把手’,而我的特长是和人打交道,我们一起创业把握更大。”金回忆当时说服姜楠的话:“人不能只看到眼前得到的,现在放手一搏,可能有更美好的将来。”

    创业前,2人各自到一家大公司实习了半年。起初做了很详细的规划,要做餐饮娱乐行业的信息化产业标准,为此还去饭店做过服务员。但真正开始创业,发现务实最重要。

    金川说,创业的第一步是求生存,第二步才是谋发展。为此,他给自己的企业制订了“三步走”计划:从承接政府、企业的信息化项目,到后期维护,时机成熟再发展自己的软件产品。

    创业之初,场地、租金是“第一关”。金川开始创业的2008年,也是浦东新区出台《鼓励扶持市民创业行动计划》新政策的第一年。“我咨询后得知,政策比以往‘门槛’更低,凡是具有浦东户籍、注册地及经营地均在浦东新区的创业者,按吸纳劳动力稳定就业的情况,3年内都能得到房租补贴。”

    第一个项目是给一家劳务派遣公司做信息化系统,明显觉得对方信任度不够,金川就放低报价,同时承诺“等系统做成后再付款”。虽然价钱上“亏”了,但“赚”了很多:有了口碑,该公司老板又介绍了不少客户,金川还把他请来做公司的高级管理顾问。

    新区每年都举办小型企业交易会。利用政府搭建的供需平台,金川一有机会就自我介绍。他说:“软件行业需求大,进入门槛高,熬过3年‘初生期’,就有机会发展”。公司第一年营业额只有30多万,第二年开始盈利。如今,2个人的公司变成6个人,都是有志于创业的大学毕业生。

上页 1 2 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