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南汇招商 >> 南汇要闻 >> 正文内容

调整规划用商业力量振兴临港

时间:2012-04-17 09:49:43 来源:

  产城融合仅停留于观念
  上海新城发展首先是卫星城建设阶段,从1957年开始到1979年建宝钢。当时上海要发展大工业,那么放在哪里?只能放在郊区,从产城融合的角度来看,是有产无城,即使有城市也是处在附属的地位。其中有一些做得特别差,比如像安亭或者吴泾。相对来说,上海石化的居住区要做得好一些,宝钢的情况和金山石化差不多,也是属于产业先行,配套主要为职工生活服务,并没有更多独立的功能。真正意义上的产城融合,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提出“三个集中”,其中有两条是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当时,外资大规模进入上海,除了国家级开发区,上海又在各个县的县城设立了市级开发区。从上海的角度来说,这时候就已经注意产城融合了。不过,大的方向确定以后,具体规划就出了问题,这其中涉及了很多层面,很多情况下还是长官意志起了作用。
  要说“产”,松江工业园区上世纪90年代就有了,后来在西面搞了个以广达电脑为主的出口加工区,用工人数还是比较高的。问题就在于,工业区是一块,新城是一块,是分离的。城市规划教科书中不会这样教我们。工业区在东面,整个城区在西面,上下班人流非常厉害,不上班的时候路上又是空空荡荡没什么人。所以,产城融合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问题,还有方便生活的问题。1930年代的雅典宪章是强调功能分区,因为当年的英法工业和居住混杂,而工业污染比较严重,环境科学又基本上没发展起来。所以,功能分区便于污染的集中治理,但是这并非毫无限制,过去一般一个工业区面积是5-7平方公里,而新城人口规划达到80万-100万,100万在中国属于特大城市,有几十万就业人口,需要若干工业区,但现在一圈都是圈一块。客观上的背景是,现在的工业区带有政策区的意味,是实施了特殊的优惠政策。所以“一区多园”可能是比较合理的状态,但是当时也没有想到。实事求是讲,很多历史原因造成今天的很多问题。
  另外,很多人忽视的是,产城融合也是迎接全球化的过程,所以发展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外来人口进入。比如,松江现在外来人口是60多万。所以,今天再来重新审视产城融合,发现首先要考虑到产业升级,其次一些新城在规划上需要调整。理论上来说,临港地区面积这么大,引进的产业却是以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为特征的,对人口的需求量很少。再这么发展下去,城市的人口规模很难上去。所以,还是要考虑其他的发展路径。作为一个新城,功能应该是很综合的,可以突出某一个产业,但并不是就不需要发展其他的了。
  上海的新城建设,具体操作上和当时的苏州工业园区有很大关联。后者为新加坡人设计,名为工业区,实际上是在做一个新城,规划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这对上海冲击是比较大的,当时工业园区都在十几平方公里,松江20多平方公里已经算大了,工业园区的规划是独立的,生活区,也就是县城没有很好地统筹。
  在苏州的刺激下,1999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公布了11个新城的建设计划。为什么是这个数目呢?每个郊区都分配一个,包括临港(南汇)。按理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新城是根据行政区划来安排的,但是中国有特殊的体制。比如当年宝山和闵行都有新城,其实梅陇、莘庄、七宝都是紧贴市区的,怎么能说是各自独立呢?所以现在宝山和闵行的新城提得很少,从11个缩成9个,现在是7个。
  力量分散,大家都搞不好,这是第一个原因。而上海新城规划得比苏州小,也觉得不合适。临港新城的规划就从几十平方公里逐渐变成了两三百平方公里,反正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只好慢慢搞了。所以现在去看,短期内除了马路修得非常好,人是进不去的。
  摊得太大,又过于注重形象规划。让城市围绕着滴水湖转,我认为这不符合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东西南北的交通要绕着转,是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