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卢湾招商 >> 卢湾要闻 >> 正文内容

看申城支马路建设喜与忧

时间:2011-10-26 13:27:44 来源:

匹配福建中路中华名品街的定位。“吃”下了800平方米三层楼面后,它也成为福建路上最大的商户。可开业一年多来,它的生意却一直不温不火。
  “在南京路边上人为地聚集一批老字号,这个想法很好,也给我们老品牌提供了舞台。但一些硬件上的先天劣势带来了负效应。”得月楼的负责人讲了一个故事:前阵子,有一家人预订了一间包厢。后来,一听说店里没有电梯,就取消了预定。原来,客人中有一位92岁的老人,吃顿饭要爬三层楼梯对他来说“难度太大”。“不是我们不装电梯,而是福建路上这些老建筑的结构不能大动啊。”他感叹说。
  也正是受制于老建筑的结构,商铺面积较小,餐饮企业改造、入驻难度很大。此外,一些商户反映,福建中路是一条单行道,交通行车并不方便,周边也没有完善便捷的停车点。“这里的老旧氛围适合规划老字号一条街,但也正是这些客观条件阻碍了建设专业街。”一位业内人士评论说,如果长此以往,福建中路中华名品街可能会空有其名。
  最小商户“谭木匠”:“自然法”展现生命力
  不过,少部分遵循“自然法”的商家却在爆发出强有力的生命力。据悉,只有25平方米的谭木匠是整条街上最小的铺子,品牌历史也不长。但靠着一把把小小的木梳,谭木匠每月销售额却能达到七八万元。紧挨着它的,是扬州老字号谢馥春。这里主打“可以吃的胭脂”,以纯天然为卖点,平均每月也能卖出五六万元。它们还有一位“邻居”,是一家销售中国元素T恤衫的小店,也吸引了不少年轻情侣和各地游客。“我们这三家小店是同一类型的,但各有特色。最重要的是,南京路游客较多,我们的一些产品都可以迎合他们的需求。”谢馥春的工作人员俞小姐自豪地说,只有找到自己的特色,才能让步行街上的人流来到福建中路上。
  弘基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部分负责福建中路的招商管理。该公司项目经理陶蕴坦言,这条支马路最初主要以吸引中华老字号品牌为主。但从两年多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有民族特色的品牌,经营状况要好过一些老字号。也正因如此,福建中路不会仅限定于老字号企业才能入驻,而是要看其产品在这里是否有市场。
  “支马路建设应该顺势而为还是有意为之?这两点并不矛盾。”晁钢令认为,合理规划有利于更好地整体开发。不过,当最初的规划与市场实际情况发生矛盾时,还是应该遵循市场原则进行调整。
  转型之痛:
  部分老字号面临淘汰
  比起硬件条件上的改造难度,福建中路还面临着一项更突出的难题。
  “这儿的开发难度比一般商业项目大。”陶蕴说,福建中路中华名品街全长128米,有28家商户。但就在这一极小的体量里,还面临复杂的产权关系。比如,弘基从一开始就接手了这条支马路的整体开发,但直到现在,只有一半商铺可由其经营。剩下的一半商铺,有的归属个人,有的是其他企业的物业。在这些商铺的楼上,还有许多居民居住。
  难言之隐:产权复杂、商住混杂
  他举例说,离南京东路不远的街上,就有一家规模不小的商铺,但销售的是有机玻璃。有机玻璃并不符合整条街的定位。“但是没办法,这家店有自己的物业。开发中,有些物业我们可以谈下来,或者买或者租。但总有不愿意走的或者‘开价’过高的。”陶蕴说。
  福建中路的难言之隐,触及的是沪上支马路开发过程中的最大难点。“产权复杂、商住混杂,但其开发的成效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体现出来的。”一位业内人士坦言,支马路体量较小、开发成本较大,导致它不能像普通商业地产那样“推倒重来”般建设。据悉,黄浦区曾有意把山西路打造成名为中华民族风情街的步行街,其规划被业内一致看好,但由于动拆迁成本过高,该项目不得不戛然而止。“所以,大家都认同要开发支马路,但进展并不快。甚至有时候它的建设进度只能取决于政府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