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黄浦招商 >> 黄浦要闻 >> 正文内容

微力量助力记者舆论监督

时间:2012-02-21 13:22:20 来源:

人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个理论说明了社会中普遍存在一些“弱链接”关系,但这关系却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对于网络时代的微博来说,通过微博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非常“相近”,而这种“相近”又在无意中为记者提供了很大的职业便利。
  监督促政府信息透明
  《人民日报》曾有文章指出,“微博的崛起是中国改革开放、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微博给予普通民众平等的话语权,提供社会判断的思想参照系,微博正在改变我们生活,推动社会进步”。其实,除了给普通民众带来一个全新的世界之外,记者通过微博进行的舆论监督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
  去年9月,网络爆出河北馆陶县出现“最年轻代县长”,这位29岁县长3年升迁4次,其简历竟然被列为机密。媒体介入调查的同时,网友通过微博质疑这名干部何以提拔如此快、任用程序是否正当等。之后,馆陶县政府网站才恢复该代县长的照片、活动介绍。
  诚如一位学者所言:“微博力,正在生长的公民力量。”微博的“围观”和“质疑”,是公民行使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的表现,而社会的守望者们则力图通过这种改变能够发现更多的问题,让事件真相揭开的时间差再短些,让社会和谐来的再完善些。
  “卧底”采访:媒体是否需要步入“无间道”
  □本报记者 袁舒婕 晋雅芬
  卧底是警察侦查所使用的概念,不是记者的概念,不是新闻采访学的概念,在新闻采访学中应该叫做体验式采访。我们和警察有不同的职业追求,用的概念都与警察不区分的话,怎么进行职业区分?
  “人类已经无法阻止媒体的‘卧底’了!”去年下半年以来,这句看似玩笑却颇有几分惊叹意味的话风靡微博。从记者卧底托管班到卧底猪头加工作坊、暗访干果加工,记者们以卧底暗访之名一次次“出征”,为我们上演了一幕幕现实版的“无间道”。
  当报纸头版上一个个醒目的标题不断撞击读者眼球时,“卧底”、“暗访”这些字眼也让不少业内人士想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法律顾问徐迅2003年出版的一本书《暗访与偷拍,记者就在你身边》,这个书名如今正契合了很多人当下的想法——“暗访一直在你身边,从未走远”。
  诱惑无处不在 争议无休不止
  放眼望去,使用暗访方式的媒体并不在少数。比如,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长期通过暗访对百姓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予以监督,曝光领域涵盖食品安全、药品、家居、旅游等诸多领域;河南电视台记者假扮智障人在火车站捡烟头、抢食地摊上吃剩的凉皮,被卖进黑砖窑进行暗访,挨过耳光、被三角带抽过,最终通过暗访报道解救了至少30名智障奴工;2月17日,第一财经电视记者爆出猛料,记者以务工人员身份,分别到福奈特、普兰德在北京的门店调查20多天,发现水洗冒充干洗、洗涤用品安全性存疑等问题,此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卧底暗访能够客观地展现事实,获得依靠传统手段很难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但徐迅却对媒体在报道中使用“卧底”一词提出质疑,她认为,卧底是警察侦查所使用的概念,不是记者的概念,不是新闻采访学的概念,在新闻采访学中应该叫做体验式采访。“我们和警察有不同的职业追求,用的概念都与警察不区分的话,怎么进行职业区分?”
  事实上,业界不仅在“卧底”这个词的使用上有争议,暗访也是采访方式当中争议最大的一种。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雷海燕认为,尽管暗访这一采访手段目前仍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并且有记者的主观参与和策划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新闻的客观、真实,但当社会舆论监督还未完全成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暗访必须充分显示其作用,帮助受众和社会建立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意识。
  山东政法学院新闻传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