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分析:上海取舍之间让城市更“宜居”

时间:2011-01-26 15:48:32 来源:解放日报

经济性的约束、预期指标,“本市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减少率达到2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等生活性指标直指“宜居”家园可持续建设的“痒处”。

  “2009年上海生活垃圾的清运总量约为68.62万吨,回收利用量仅为7.05万吨,无害化处置率为83%。”孙荣华委员表示,如果长期不解决垃圾分类和减量化问题,大城市最后会变成垃圾中间的一个小岛。

  目前上海的垃圾处理率是1.8万吨/日,最高每天产量达2万吨,人均达到1.03公斤,生活垃圾的刚性增长与垃圾处置能力正面临矛盾。金鑫等委员提到,由于全社会对垃圾分类和减量的认识不到位,资源化利用率太低,以至于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和减量不够,收集和运输系统不完善,处置能力不足、方法不到位。

  让垃圾不再成为城市宜居生活的困扰,孙荣华委员认为,要强化生活垃圾源头的分类和减量,加强公共管理,加大公共投入;完善和推广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运输;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强力推动“污染者付费”政策。

  近日市人大一项课题研究报告已经理出了垃圾管理的框架思路,即科学设计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模式,采用干湿垃圾二分法,将居民日常生活垃圾按照“厨余果皮、其他垃圾”2类投放;特种垃圾定点投放,专项收集、定期收运,废品则从源头纳入废品回收体系。叶文博代表认为,“这样就有空间来减量,如果每年减少5%,这样五年可以达到25%。”

  一个城市是否真正宜居,空气质量可视作一个综合评价指数。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到2015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左右。张全介绍,上海的空气质量指标(API指数),今年将从一天一报改为时时播报。今后还将通过更多渠道公布空气质量信息。

  防治大气污染,普通市民还能做些什么呢?徐雪峰代表认为,我们可以积极举报身边大气污染违法行为;外出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倡导低碳环保生活方式,减少电、煤气等能源消耗,推进“宜居”建设。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