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长三角创意产业集聚区经济空间的治理问题

时间:2009-06-30 13:06:18 来源:国研网

一、创意产业集聚区——创意产业发展的新经济空间

    创意产业集聚区是集不同行业高端价值部分(研发、设计和营销等)于一体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在实践发展和理论研究中,创意产业集聚区有许多相关的群落概念,如“创意群落”、“文化产业群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等,这些概念都强调创意产业在一定区域内的集聚而表现出的网络效应和集体效率。基于当地特定的文化和制度背景所形成的创意产业集聚区,能提高创意产业内部的文化认同度和由此增加城市的文化资本、知识资本、社会资本,使创意产业之间形成一种充满活力的良性竞争环境,从而推动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创意产业的发展实践证明,创意产业集聚区在城市发展和创新中已经演变成新时期的“新经济空间”,即将成为城市新经济的增长引擎和源头。
  
二、长三角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经济空间模式

    1、经济空间创新模式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创意产业发展较为迅速的地区之一。截止2007年1月,上海已授牌75家创意产业园区,杭州市已建成4个国家级创意产业基地、5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南京有35家创意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基地。

  通过对长三角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印证可以发现,长三角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类型多样,分布格局具有创新性,其经济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主要有艺术家和技术人员驱动型(如M50和建筑设计工场)、政府和国有企业联合型(如时尚产业园)、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共同投资型(如海上海、同乐坊)。由此带来的经济空间模式主要有大学依托型、旧城区改造型、新城区创建型和传统产业区升级型。

  (1)大学依托型。这种经济空间模式利用了大学丰富的人才资源,良好的校园教育、研究和培训基础设施,有利于促进创意产业集聚区“产一学一研”一体化的形成。以上海为例,建有依托同济大学形成的建筑设计类创意产业集聚区圈层,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形成的软件开发和动漫游戏类创意产业集聚区圈层,依托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形成的美术设计类创意产业集聚区,依托上海市服装研究所和东华大学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而形成的长宁区天山路时尚艺术,服装设计和品牌发布为主要特色的时尚产业园。这一模式在内涵和空间上都改变了城市功能单一而联系少的局面,对于城市空间功能转换有重大促进作用。

  (2)旧城区改选型。随着城市的发展,旧城区,包括功能过时的建筑和老工业建筑逐渐丧失了原有的功能,从而对城市竞争优势和竞争力的提高造成了阻碍。旧城区改选型就是以城市旧区或老建筑改造和功能空间转换为目的,将城市中有文化底蕴的老建筑顺势或有意识的改造,使其符合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要求,如上海的“田子坊”,杭州的LOFT49等。这种经济空间模式的优势首先在于其低廉的租金,其次是激发人遐想的空间。它超越了旧时期对老建筑只注重保护的单一做法,形成城市功能空间的多样性,使保护和生产功能实现统一,进而推动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3)新城区创建型。新城区创建型包括两类:第一类是在原有技术开发区内创建创意产业集聚区;第二类是在市中心区创建时尚展览和消费型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前者如上海张江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与其他创意产业集聚地相比,该园区属于对多媒体、动漫、网络游戏、电脑软件、影视后期制作等高科技依赖性很强的创意产业。它不仅地域广阔,而且还有大学及科研机构的支撑,产业集聚发展的优势非常明显。后者如上海的天山路时尚产业园、海上海,杭州的唐尚433,南京的板仓街主题文化产业街等,它们都是集创意设计、商务及居住区、时尚消费和创意展览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意产业集聚区。这一模式为新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所需的管理支持和网络资
上页 1 2 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