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财经专题 >> 两岸三通 >> 正文内容

从小三通到大三通

时间:2009-01-14 15:38:40 来源:上海招商网

  大三通是实现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的简称,最早在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它反映了两岸人民的迫切要求。开辟两岸直达邮路、直达电路,可以满足民众需求,节省经转费用,提高各类邮电服务质量;两岸直接航行,可以为两岸民众提供安全、便捷、经济的交通运输条件,可以进一步扩大人员往来与两岸经济合作,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中国政府主张,不以政治分歧去干扰和影响两岸的经济合作,而台湾当局则以所谓“"对等”、“安全”和“尊严”为借口,拒不开放直接“三通”,并以此作为政治筹码,要我们在“对等政治实体”和“国际生存空间”等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做出让步,这是人为地制造“三通”障碍。但是,2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和江主席八项主张的指引下,经过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台湾海峡局势走向缓和,两岸民间的交流蓬勃发展。从1988年至1998年,已有超过1300万人次的台湾同胞来过祖国大陆,祖国大陆同胞赴台也累计达24万人次,其中应邀赴台交流的有4万多人次,交流项目近5000项。台湾同胞投资祖国大陆协议金额约400亿美元,实际到资约200亿美元。经香港的两岸间接贸易累计超过1200亿美元,台湾对祖国大陆出口占台湾出口的第二位,两岸经济互补互利局面逐渐形成。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两岸间接通邮、通商、通航等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加上香港、澳门已回归祖国,两岸人民特别是台湾工商界对于尽快实现两岸直接“三通”的呼声愈来愈高。台湾当局对于两岸直接“三通”一拖再拖,拒不开放的做法,已经给两岸人民特别是台湾工商界带来许多不便,大大增加了他们的社会成本,如再继续下去,会越来越不得人心。希望台湾当局顺应民意,尽早开放两岸直接“三通”,以适应两岸日益扩大的相互交流。

  2008年11月3-7日,海协会与海基会在台北举行第二次陈江会,双方就直航、包机、赴台旅游、通邮、食品安全等议题举行会谈,两会领导人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将于40日全面启动。

  公元2008年12月15日上午7点20分,深圳航空公司ZH9095班机从深圳宝安机场起飞,成为首个两岸常态包机。8点,东方航空公司MU2075航班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这是历史上首班“折弯取直”直航航班。两岸之间的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也在同一天实现,海峡两岸“大三通”基本实现。

  经过30年的努力,直接“三通”终于基本实现,这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掀开了中华民族历史浓墨重彩的一页。

  三通时间表:

  小三通部分:

  背景:1981年9月30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叶剑英,在新华社发表谈话时,阐述了党和政府对两岸和平统一与两岸往来的一系列重要的政策主张,再次呼吁“双方共同为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提供方便,达成有关协议”。

  这也是祖国大陆第一次明确“三通”的内容,即由1979年的“通航通邮”与“经济交流”概括为“通邮、通商、通航”。

  台湾方面则将叶剑英委员长的主要主张概括为“三通四流”(即通邮、通商、通航与探亲、旅游以及学术、文化与体育交流)。

  小三通——通商:

  1994年1月由中国大陆片面地实施《关于对台湾地区小额贸易的管理办法》,指定福建﹑浙江﹑ 江苏﹑上海﹑山东等东南沿海口岸,由台湾居民和大陆对台小额贸易公司进行“小额贸易”,“小额贸易”并不等于一般性的进出口业务。大陆当局将这种小额贸易定性为非官方的直接贸易和经交流。

  小三通——通航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