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徐汇招商 >> 徐汇要闻 >> 正文内容

突破养老“围城”的徐汇实践

时间:2014-07-24 09:04:02 来源:中国上海

  上海,这个中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正竭力应对着一道世界性的难题:养老。

  从数据上看,目前上海60岁及以上老人已占总人数27.1%,2015年,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将约为30%。巨大的数量,势必导向巨大的需求、市场,与更多的社会性问题。上海应对养老危机之策,在早于全国的起步中,也逐渐形成政府主导、机构参与、社会协同的基本模式,各种尝试、新兴社会组织应势而起。

  经济学巨匠罗纳德·科斯用他的“科斯地板”理论,指向了通过企业来组织社会生活的必要性。但问题在于,对于养老这一交织着个人情感、需求与规范化的复杂问题,老人的很多需求,若以机构的方式来完成,显得太过昂贵,且无法细致到每个人身上。

  个性化的难题是拦住养老服务的一道屏障。从某种意义上说,养老问题类似于一座“围城”,当越来越庞杂的组织、企业涌入,究竟有多少是老人真正需要的?又是否能满足每位老人生活中柴米油盐般的琐碎需求?

  这是记者近日在徐汇区蹲点采访时,看到一种经数年摸索、尝试后逐渐稳定下来的养老模式,给予我们的思考。

  七旬志愿者老唐

  70岁的退休老人唐龙森的一天是从弄堂里马不停蹄的穿梭开始的。

  早晨7点不到,初升的日头刚斜斜照进弄堂,他拎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熟门熟路地闪身拐入一间石库门。沿着逼仄的木质楼梯向上,是独居老人陈忠义的家。

  陈忠义的老伴去年去世,他腿脚不好,眼睛也不大看得见,一天大多数辰光,只能躺在床上。但老人的脾气却很犟。远在昆明的儿子几番上门央求他去昆明同住,陈忠义总是一口回绝。

  他只想留在这间老伴的祖屋里。在老伴走后的日子里,除了女儿一周两次来帮忙烧饭,只有老唐是这里的常客,照料着陈忠义的生活起居。前一天聊天时陈忠义提起“想吃馄饨”,老唐第二天就买来了。

  在陈忠义吃早饭的间隙,老唐从楼下取了牛奶,倒了屋里的垃圾,又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将昨晚晾晒的衣服收回、叠好。

  做完简单的家务,已过去半个多钟头,老唐嘱咐几句下了楼,穿过狭窄的过道,大约5分钟步行后,走进一幢有天井的老式公房,三楼左手边一户人家早已打开门,等待着老唐的到来。

  住在这里的是86岁老人邵光宙,他的老伴也是去年去世。邵光宙生活尚能自理,但这两年白内障愈发严重,家里的电视声音总开得很大,“听”电视新闻是他打发时间的重要活动之一。

  邵光宙的老伴钱筱宾去世之前患了老烂腿,为方便就医和看护,曾搬到养老院住过一段时间。也正是这段养老院的经历,让邵老打定了坚决不去养老院的主意。

  不过,邵老在拒绝同时,不得不承受独居丧偶的寂寞。家中的书桌上放着一摞《解放日报》和一支放大镜,与书桌相邻的是一台台式电脑。“眼睛好的时候还能看看,现在不行了,主要还是听听新闻,和老唐聊聊天。”老唐曾做过社区居委主任,两人是十几年的朋友了,聊得来。

  如今,每天上午8点到8点半成了两人固定聊天的时间。“邵老是位有故事的人。”老唐说,“他年轻时去过中南海,见过大人物。”这些掌故在邵光宙高兴时总会一遍遍说给老唐听。但常常邵光宙却不能和老唐谈得尽兴,因为老唐还有别的人家要走。

  下一个要去的是弄堂里的沈家,这家的主人沈中伟,今年65岁,比老唐还年轻一些。10年前他受刺激出现了精神障碍,生活不能自理,一直是姐姐在家照顾。老唐每天的任务就是去看看沈中伟的精神状况如何,有没有什么需要。

  距离沈家不远的王兰英和黄金妹一对老姐妹,也曾是老唐重点关照的对象。过去黄老太上街取钱、甚至买戒指这样的大事,都要交给老唐一手操办。但随着这两年两位老人的子女相继退休回家,老人的生活起居有了专人照顾,老唐去的时间也少

上页 1 2 3 4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