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南汇招商 >> 南汇要闻 >> 正文内容

开发区建设走进明媚春天

时间:2012-02-02 13:36:01 来源:

  我国的开发区建设已经走过了整整33年历程,其间经历了设立4个经济特区与14个沿海城市对外开放、苏州新加坡园区建设、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西部大开发以及两次宏观调控等多方面的辉煌与曲折。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
  蛇口中国开发区
  先行先试典范
  如果要了解中国开发区这一部辉煌历史,人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深圳蛇口,这是197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个工业区。一个不足9平方公里的蛇口,却孕育出了名列世界前500名的招商银行、全球第一大集装箱企业深中集、中国保险业排名第三的平安保险等一大批重量级企业,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特区首先“特”在对外资实行税赋减免的优惠政策上,而特区的外资聚集点则在开发区,开发区成了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最强大的生长区。1980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是负13亿美元,2000年是1656亿美元,而2011年末则到达了3万亿美元。
  1978年,中国的城镇居民人口为1.72亿人;2011年,中国的城镇居民总数为6亿多人。如果没有与新区建设相连的开发区建设,原有城市的自然扩张绝不可能提供容纳5亿多人的新增城镇人口的条件。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城市资源几乎全部被旧体制成分占据。通过“给政策”方式,开发区普遍成了新体制环境最容易生成的区域。这不仅为大批外资、“三资”、民营等市场经济成分提供了立足空间,大大降低了改革的代价,而且为规避新旧体制直接碰撞提供了宝贵的时间错位机会。在相当多的大型、特大型城市以及一大批老工业基地型城市的改造中,“退二进三”、“退三进四”等战略之所以能够得以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开发区建设为产业结构调整、新产业形成提供了展转腾挪的空间余地。
  从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看,开发区一定是我国新增投资和工业生产能力的密集聚集区、新兴产业的培育与生长区、与国际经济社会接轨的融合区、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提供区,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容纳区。
  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开发区似乎早已明确了在区域经济中的功能定位。在发挥比较优势、淡化区划概念的同时,开发区已经开始在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拉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上下功夫。通过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在较大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开发区势必继续担当起引领时代前行的重任。
  中国现代工业发展历程
  中国工业化是从武器近代化开始的。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有曾国藩创设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和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有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设立的开平煤矿、张之洞在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大机器生产)。
  辛亥革命前后,在多种历史因素的作用下,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1895—1913年以工业化为主体的中国民族工业有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到1923年前后,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缫丝、卷烟、榨油、火柴、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也有较大发展。采煤、冶金、水泥等重工业方面也出现了比较大的民族企业,但是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在1953-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行了赎买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和平过渡。从此,我国的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1953年,党中
上页 1 2 3 4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