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招商引资 >> 产业要闻 >> 正文内容

杨浦区以“创新驱动”走出老工业城区再生之路

时间:2010-01-15 10:07:16 来源:中国上海




智慧商务楼

    上海杨浦区入选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城区)!1月1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举行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授牌仪式,20个试点城市(城区)一齐亮相。此举,是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加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城市创新发展的积极探索;而首批入选的城市(城区),全都“基础良好、特色鲜明、示范性强”。

    关于杨浦的入选,有两个人的话可作注释。联合国副秘书长甘巴里说:杨浦老工业城区转型和“三区联动”策略,不仅可作为标志性的改革模式在中国其他地区运用,也可以指导世界其他地区,如在亚洲、非洲、拉美国家。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则说过:在发展中国家,政府是最重要的制度安排。

    倘若把这两段话联系在一起,也许我们可以说:让有着“基因缺陷”,以致在以新方式发展时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疲惫”的老工业城区再生的关键,正在于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政府和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2010年开局之际,上海杨浦区走到了又一个新起点上。入选“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是对它数年来不懈奋斗,以“创新驱动”走出一条颇具示范意义的老工业城区再生之路的充分肯定;也意味着更高期望、更多期待的托付。

    上一个10年,杨浦从成片成片锈迹斑斑的老工厂、旧设备里一路突围而出,一刻不停歇地拼命往前赶;此刻,在新10年的标志线上,看到了再生之路上竖起的一块崭新的指路牌:全国创新型城区试点。欣慰一笑之后,杨浦正更加自信而坚定地先行先试推进转型,探寻老城区持续发展的新支撑体系。

不想“疲惫”下去就要改造城区基因

    凭借着大工业,占上海中心城区1/10面积的杨浦区曾经为上海提供了1/4的工业总产值,骄傲地做着上海人心目中的“大杨浦”。然而,在世纪交替的当口,经过一段助跑开始提速的知识经济,迅速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式。方式一变,发展对投入要素的要求随之大变,“大杨浦”曾经引以为傲的大工厂、大机器、大仓库非但不再能继续为发展提供推力,还渐渐成了让“大杨浦”衰变成“老杨浦”的拉力。

    “杨浦曾经试图重振国企雄风、依靠大市政建设拉动和黄浦江综合开发带动发展,曾经试图通过导入大量人口、高强度建设住宅区带动新一轮发展……但不符合当时的实际,做不起来。”“杨浦是个建成区,改造成本高,传统的外延式发展老路已经走到头;而要刺激新兴产业的进入和发展、让老工业区再生为知识创新区,以前的体制机制和思路办法明显呈现疲态。”

    杨浦区委书记陈安杰回顾这段历程时感慨地说,老工业城区转型是世界性难题,挑战极其严峻,没有先例可循,但这是杨浦再生的必由之路,别无选择,是责任、是历史的要求,也是百万杨浦人民对我们的期盼。

    如果没有2003年4月上海市委、市政府“构建杨浦知识创新区”的战略决策,如果没有杨浦所有干部群众此后2000余个日夜的合力突围,杨浦也许会像底特律等曾经的制造业大城市一样陷入“工厂设备的荒漠”。但现在的杨浦,通过创新改造了城区的基因,它依托高校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的“三区联动”机制,抓住甲骨文、EMC2、百度等世界级科技巨擘陆续入驻的契机,形成了一个聚合了高校、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科技公司、初创企业、风险投资、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知识生态圈”。

    城区“新生态”效应已然初显:统计显示,曾经的“工业大杨浦”如今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已达76.4%,其中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9.8亿元;2004年以来的6年间,杨浦的现代设计、

上页 1 2 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