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长宁招商 >> 长宁要闻 >> 正文内容

助会员舞好“双刃剑”

时间:2012-01-29 11:20:31 来源:

  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少不了宁波帮的拓荒足迹。上海宁波商会是上海市第一家省级以下地方商会。商会秘书长孙炠自豪地说,“如果不是新生代宁波商团在上海展现的实力,宁波人也不可能摘得这个第一。”
  孙炠告诉记者,在2011年浙江中小企业生存状况普遍堪忧的背景下,在上海的宁波企业几乎没有一家倒闭。“但是,也有许多宁波企业正面临着融资难、无资产可抵押的生存困境。”孙炠如是说。
  新生代发力赢“第一”
  上海与宁波地域相邻。一个非正式的统计称,有1/3的上海居民不是宁波人的后裔,就是宁波人的亲戚。早在上海开埠之前,大量的宁波人就抢滩上海,艰苦创业,当时旅沪宁波人曾在上海乃至全国创下了百余项第一。
  目前宁波人在沪控股、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300多家,仅注册资金就有100多亿元。说起这些企业,孙炠如数家珍:“上海建筑业中有100多家宁波企业,赖振元的龙元建设是行业龙头之一;服装业则以郑永刚的杉杉集团为代表;房地产业中,叶立培的仲盛集团、裘东方的保集集团资产规模可观;重工业方面,吴国迪的埃立生集团最为成功。”
  改革开放后,在沪宁波企业规模更大。“这些企业在宁波时就已有了相当基础。来上海发展,早已超越谋生这个层次,是为了让企业和自身得到更好发展而实施的战略转移。像杉杉这样的老牌服装企业,已将触角伸向了其他市场,实现了转型。”孙炠说。
  2006年,上海市第一个省级以下地方商会上海宁波商会正式成立,它标志着甬商在上海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孙炠认为,新宁波商团和旧宁波帮相比,有了许多新特点。“现在宁波人来上海发展,大多数是带着学历,或已拥有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而老宁波帮都是十几岁的学童,从学徒起家,只是为了谋生。不过,工作务实、脚踏实地,一直是宁波商帮的传统精神。”
  商会力挽“破产潮”
  “尽管上海云集了很多宁波企业,但是在沪甬商,除了郑永刚等少数企业家之外,没有引起太多关注。相反,温州、绍兴等浙商却常常引起轰动。”孙炠说,“这应该可以归结为宁波人的低调。”
  “相对温商的敢于冒险、开放思维,甬商行事低调、踏实保守。这样的作风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比如,在2011年浙江中小企业生存状况普遍堪忧的背景下,在上海的宁波企业几乎没有一家倒闭。因为宁波人保守,企业承担的风险也相对较低。”孙炠这样解读。
  但是,商会中许多中小企业依然面临困境。“尤其是小的服装和家具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也没有可向银行抵押的资产,到年底了接不到单子,没有资金支撑,面临恶性循环。”孙炠说。
  2011年,上海市工商联宁波商会会长庄晓天以商会的名义成立了甬商汇担保公司,专给融资困难的小型会员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担保公司利息高,借贷周期短,最多借6个月。因此只能救急,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孙炠说,“不过商会还是尽其所能地扶持中小企业。”孙炠透露,除了与华夏银行等银行签订协议,长宁区国资公司近日成立了专门扶持中小企业的机构,上海市工商联宁波商会是上海市唯一与其有合作协议的商会组织。“他们将对宁波企业进行重点帮助,具体方案已在商定中。”
  政策允许下开点“小后门”
  商会成立之初,会长庄晓天提出,上海市工商联宁波商会要建立5个平台:信息平台、教育平台、服务平台、咨询平台和健康平台。对于服务平台的建设,用孙炠的话说,就是“在不违背政策原则的前提下,给企业开点小后门”。
  几年前,商会里一家会员企业因承包的建筑商未能如期履行合约而与其产生矛盾,“工程等于停产了,建筑工人把大门关了起来,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出不来,造成很大矛盾。”商会获悉后,将情况曝光,引起政府注意。最后通过司法途径,遏制了本来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