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崇明招商 >> 崇明要闻 >> 正文内容

稳增长绝对不能再期望四万亿

时间:2012-06-15 14:51:20 来源:

有效办法。以下为全文。
  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只有8.1%,而4月份大部分经济数据都比预期要差,使得二季度经济见底的希望似乎破灭了。若第二季度GDP实际结果真低于8%,则为10年来的最低。中国经济在1997年、2003、2005和2008年都面临过内外部危机造成的压力,“狼来了”的预言屡屡出现,但最终都证明是杞人忧天。而这次经济下滑,有经济学家认为硬着陆难以避免,甚至预言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那么,这次狼是否真的来了?
  思考之一:中国经济失衡真的很严重吗?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经济下滑,不少学者就会说中国经济将进入滞胀,但事实上至今仍未发生过滞胀。这说明经济学家作为一种职业,与医生这个职业有点类似,总在挑毛病,把经济体当作病人,一切可能出现的症状都会被提及,这就不免把经济看得比较悲观。而从实业领域看,经济下行的过程中,订单减少、用工成本上升、负债率上升等都会给企业主带来悲观情绪。透过这些表象看本质,中国经济是否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呢?
  从产业结构看,GDP中第三产业占比略低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占10%左右,说明中国早已从一个农业大国走向工业大国,又即将从工业大国向内需型经济转型,故产业结构看不出有明显问题。而从区域结构看,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也在缩小,东部经济增速放慢,中西部经济增速加快。从城乡差距看,随农村劳动力的不断外迁,农民收入水平也在上升,城乡收入差距略有缩小。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出口对GDP的依存度已经从2007年的37%降至2011年的26%,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近三年或为负或接近于零,出口增速的不断下滑,也说明中国已不完全是一个出口导向型经济了。那么,众口一词的“中国经济靠投资拉动”之说是否符合实际呢?根据笔者对三驾马车的重新估算,发现2005年之后,中国经济增长中消费被低估,投资被高估,已经步入消费主导的阶段(2009、2010年是特例),即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已超过资本形成。
  当然,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收入结构扭曲,即贫富悬殊现象,不过,这一差距至少没有再进一步扩大。按笔者估算,中国城镇人口中最富裕10%的人口与最贫困10%的收入倍数已经从峰值的约24倍降至23倍。所以,企业主普遍感觉经营压力大,除了经济下行这个短期因素外,人工成本的上升与资本报酬率的下降则是长期因素。
  思考之二:广义流动性是否可以作为经济枯荣指标?
  如果说人工成本的上升导致中国出口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而投资拉动型经济又让中国债台高筑,当传统套路玩完、改革又姗姗来迟的这一档口,好像经济衰退就难以避免。但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看,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如城市化率只有50%左右,一般而言,城市化率要达到70%左右,才是经济步入成熟期的标志。虽然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年均10%左右的高增长,虽然今后的经济增速会下一个台阶到6%-8%的水平,但这还属于比较快的增长,而经济增长的动力是来自于城市化所带来的高度流动性。
  首先是广义货币M2的增速还能保持在10%以上的水平,因为今年提出的M2增长目标为14%,即便由于外汇流出导致流动性减少,当局还是可以通过增加投资项目来拉动信贷的增长,从而使得货币流动性维持较高水平。
  其次是城市化率上升所对应的人口高度流动性,人口流动一方面带动社会资源和结构的不断调整,另一方面则推动社会财富的创造。
  再次是货物流动性也非常大,因为有了货币流动性和人口流动性作为支撑,货物流动性就不会少,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出口第一大国,内贸也非常发达,物流成本占GDP18%左右,远远超过发达经济体的占比。因此,只要中国经济在货币流、货物流和人口流等广义流动性方面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