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招商引资 >> 招商资讯 >> 正文内容

不招商了街道如何与企业“相处”——上海街道转型

时间:2015-05-04 10:42:40 来源:

吉街道党工委书记邱红坦言,“这意味着,一批常年联系服务企业的‘熟手’离开了,必然会给街道联系服务企业带来短期阵痛。”而她也意识到,阵痛背后恰是转变服务模式的契机。

    一些街道干部认为,剥离招商职能后,要改变之前的专人、专项服务企业模式,而是有效发挥区域化党建、工青妇、商会、侨联等大平台作用。“之前,我们一味琢磨着引大引强,现在要善于发动平台的力量,让更多社会力量都融入参与到整体公共环境的提升优化中。”

    街道干部们开始琢磨自己“角色”的转换,也在重新估量自己与企业间的关系和“距离”。“现在,我们不用整天关注税收报表了。”程家桥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小柳说,原来,街道在琢磨怎么引进大企业上大费心力,现在,重心可以放在社区环境打造、协调企业与居民间关系等方面。

    从“拼招商”转到“拼服务”,许多街道正渐渐形成这样的“共识”:经济发展不再靠街道招商引资,而是通过整体环境和品质的提升来吸引企业、留住企业。

    在北新泾街道,以往招商由街道提供一条龙服务的“自转”模式,变成“公转”模式——围绕区商务委统一招商、协调推进,街道无缝对接,做好辖区企业服务工作。徐家汇商圈楼宇林立、白领众多。漕河泾街道办事处主任伍彦心说,街道通过整合资源,建立三大联盟平台解决白领午餐难、停车难等问题。

    不少街道干部已感受到,没了利益之尺,街道和企业的关系变得更“纯粹”了。“原来大家都以政策优惠去招商,有时难免陷于恶性竞争。现在,街道不拼招商了,反过来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公平的营商环境。”不过,街道服务企业模式的“转身”,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目前,不少干部还处于适应期,考验才刚刚开始。

    区和街道分工,能否衔接好

   
原来冲在招商一线的街道,回归为民服务的本位,在面对辖区内企业时,扮演的是配套服务“角色”。那么,区一级的“招商主角”是否准备好了?

    当年,浦东新区剥离街道招商职能后,各街道招商机构和人员平移到功能区,作为招商分中心继续为企业服务。2009年功能区域撤销后,由管委会来实践其职能。

    这种“功能区”的招商模式,为后来者所借鉴。在长宁,区商务委成立区投资服务中心,同时设立东片区、中片区、西片区等三个功能区招商服务中心。一河之隔的普陀,亦把整个区域按照商业商务特色划分成五个区域,桃浦智慧城(待建),长风生态商务区,长寿商业商务区,中环商务区,真如城市副中心,按照这五个功能区进行招商。

    杨浦等区亦然,招商引资职能整合至区一级统一运作后,将全区划作五角场、滨江、环同济等五大功能区,区一级招商引资根据各功能区的定位进行统筹。宝山区内3个街道,下辖9个开发区,招商人员204名,管理企业超过8000家。这支招商队伍将整建制划转至“宝山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取消街道招商职能,其初衷就是避免‘局部小受益,整体大受损’的现象。”一位区干部说,将招商引资职能整合至区一级统一运作后,再分设几个功能区,这与改革初衷吻合,分片区的招商模式有利于发挥功能区产业结构的统筹优势。

    这种模式初显成效。招商引资职能“上移”后,一些区的财报显示税收保持平稳增长,这让原先“心里没底”的区招商干部们松了一口气。他们希望,区里和街道在服务企业方面能够各司其职,尽快把相关工作理顺、衔接好。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