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招商引资 >> 招商资讯 >> 正文内容

跨国公司技术垄断 中国工业机器人难“自主”

时间:2015-03-05 11:16:54 来源:中国商报

    “毫无疑问,机器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正如亚洲制造业冠军联盟负责人罗百辉所说的,如今在制造业领域,机器人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概念。无论过去是做机床的还是做鼠标的,近来都纷纷扬言进军机器人市场,这样的景象似乎并不陌生。经验告诉我们,在一个被普遍看好的朝阳产业面前,我们从不缺少“大炼钢铁”般的热情,但一个缺乏战略规划、技术积累的行业,到底是要做机器人工厂还是为成为机器人强国而奋斗呢?很值得业界思考。机器人产业有着成熟的技术和可以预期的市场,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中国发展机器人产业所面临的激烈竞争与严峻挑战,不容小觑。

    布局7200亿产业规模

    罗百辉对记者说,作为制造大国,我国在机器人应用方面一直处于落后地位,机器人平均占有率甚至低于朝鲜。显然,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区域市场,近5年新安装的工业机器人增长了2倍。中国未来3年内的机器人安装量将再翻一番,其需求空间巨大。这样一块大蛋糕,不仅吸引了产业界和资本界的目光,也让各地政府发现了一个推动经济发展的新机会。

    例如在此前的《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天津市决定布局发展工业机器人、警用机器人、安全机器人、矿山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医用微创机器人的研发及产业化。到2015年,形成年产各类机器人5000个的生产能力,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

    不仅天津,沈阳、辽宁抚顺等都在号称要建全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预计年产值500亿元;山东青岛新区更是规划1000亩土地,欲打造北方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重庆也于2013年3月通过了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开始在两江新区规划建设一个占地2平方公里的机器人产业园。当地的目标是:到2015年,集聚30家以上企业,形成4万台工业机器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年产值200亿元的生产能力;到2020年,集聚200家以上企业,形成10万台工业机器人、100万台服务机器人、1000台特种机器人的年产能,实现年产值500亿元。

    据罗百辉调研显示,全国已有包括上海、沈阳、哈尔滨、常州、唐山、徐州等36个城市提出规划和上马建设机器人产业园。这些产业园占地面积一个比一个大,规划产能一家比一家高,按照一个城市200亿元的规模预算,未来几年中国将有7200亿元的工业机器人产值规模。

    国内出现了争先布局这一产业的现象,说明很多城市看到了机器人产业的未来潜力。但经验告诉我们,一哄而上背后往往风险暗藏。在众多机器人产业园的自我描述中,均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这样一段话:“2014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之一,销量将为3.5万台以上,比2011年增长60%。到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达到20万台,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将达到500亿美元。”

    的确,全球都很重视机器人产业。美国曾呼吁“要重新回归制造业”,希望通过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技术和数字制造技术,重振美国的制造业;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新工业革命”概念,强调技术创新和结构改革,大力推进新的生产方式包括机器人、数字技术等新兴产业;日本、韩国也将机器人列为未来战略新兴技术,制定了详细的战略发展计划,这都成为大力发展机器人的有力理论支撑。

    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执行主席罗军也说,虽然各地对机器人及智能产业高度重视是件好事,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具备建设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园区的条件,其中的判断标准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看是否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包括科研资源、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