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招商引资 >> 业内视点 >> 正文内容

自贸试验区给上海带来什么

时间:2014-11-23 17:38:10 来源:解放日报

力量参与市场监督(包括第三方采信)制度,形成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综合监管体系。

  自贸试验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度红利的边际效应是递增的,可以通过“制度一体化”复制推广路径嵌入国家治理体系,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更好地为全国服务。自贸试验区的一些制度创新措施,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企业信息公示制度以及新型海关监管服务机制体制和管理模式等已在全国复制推广。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确立了公开透明、法制规范、有限管理的治理理念,按照国际化、法治化要求实施政务公开,管理规则和流程等信息公开透明,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符合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在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牵引下,上海将复制、推广一系列有效的制度创新,率先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制度创新高地。制度的先进性不仅将极大地提升上海的国际竞争力,也必然会有效促进上海经济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发展,使上海市民分享到更多源于制度创新的改革红利。

  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联动

  自贸试验区在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创新监管服务模式等方面的许多具体制度、措施和业务,都是长期制约国际贸易、航运中心建设的难点和障碍

  国务院颁布的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明确要求,试验区建设要形成与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上海市政府成立了自贸试验区金融工作协调推进小组,积极协调推动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以及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

  “四个中心”建设和自贸试验区建设都是国家战略。“四个中心”建设的目标是上海成为全球城市,并带动长三角城市群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平台。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更好地为全国服务。这两大国家战略在扩大开放、制度创新、功能培育等方面联动衔接,将极大地提升上海的城市能级和辐射带动效应。

  自贸试验区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主要有两大板块内容:一是加快金融制度创新; 二是增强金融服务功能。

  2013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 《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共7部分、30条细则。这30条细则从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探索面向国际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等方向制定了自贸试验区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的路线图。随后,其他金融监管部门也发布多份细则,有力推进了试验区金融改革。自贸试验区在有利于风险管理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推进利率市场化试点、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等五个方面先行先试,构建了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的基本框架。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自贸试验区金融制度创新的最大难点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这也是国际金融的一个关键制度安排。自贸试验区所试验的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人民币跨境借款、跨境投融资汇兑便利政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制度创新,都是围绕资本项目可兑换而展开;在风险控制条件下,通过资本项目有限兑换和人民币国际化这两个通道,稳妥地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同时设置了有利于风险管理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实现分账核算管理,创新了金融国际化的监管制度和监管技术。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市场化等改革措施已部分拓展到上海全市。

  增强金融服务方面,支持不同层级、不同功能、不同类型、不同所有制的金融机构进入自贸试验区,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区内金融业。上海期货交易所已在自贸试验区设立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证监会已原则同意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