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招商引资 >> 独家报告 >> 正文内容

让人深思的出口加工业

时间:2009-07-30 10:48:55 来源:

    出口加工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十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产业的起起落落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的未来,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静心回顾下中国出口加工业的发展历程,从而来展望中国出口加工业的未来。

    改革开放激发产业发展

    中国工业经济的大发展来自中国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步落后的中国,也在大力发展各类工业产业,出口加工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主要的外汇创收产业,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特别是形成了以出口加工业集群模式的珠江三角洲产业体系,形成以玩具、家具、服装、鞋业等多个产业集群的产业板块,从而珠三角在之后的近三十年中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公认为亚洲最大的出口加工地。据不完全统计,到2005年,珠三角出口加工业大中小型企业超过35万家,产业规模超过2700万人,其产值超过珠三角总产值的56.3%。随着珠三角的产业规模在90年代后逐步的发展壮大,全国各地的出口加工区如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全国进入出口加工大发展的高峰时期,就上海地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出口加工区就有六家,其开发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其工业总产值占上海年度工业总产值的32%以上。中国真正的成为世界大工厂。

    产业升级引发产业变化

    出口加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主要的生产形势以来料加工和补料加工为主。当中国历经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到今天,中国已经向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看齐了,原本落后的小城市已经发展为大都市,其原本低廉的土地使用价格和劳动力人力资源今非昔比,就国务院新规土地价格标准已经向比改革开发前夕超过十多倍的使用出让价格,劳动力资源成本也提高近五倍多的巨大差异,这无非是对纯粹靠成本优势在世界市场上竞争的出口加工业,提出了高难度的课题。国家对产业发展和土地资源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产业经济已经从基础生产业转向先进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智能研发型发展,不在依托低廉的土地价格和劳动力在世界舞台竞争。这直接影响着中国出口加工业的产业变化,具备一定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出口加工型企业开始转型向自主品牌企业发展,而简单来料加工和补料加工的出口加工型企业开始转移阵地,由沿海地区转向内陆地区,如安徽、四川等地区,由中国转向亚洲其他国家,如泰国、越南、缅甸、印度等国家,通过减少基础成本(土地及厂房使用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来保证其经营规模和经营利润,这在2000年后的中国出口加工业表现的非常明显,这也就是近阶段出口加工业的第一次产业变化,产业两极化。

    美元逆差触发产业动荡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经济发展中的外汇储备速度惊人,2006年中国银行就公告中国的外汇储备超万亿,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其储备金以美元为主力货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前行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美国多元经济危机的爆发,美元的世界储备价值开始被动摇,其相对多国货币的汇率开始出现大幅度的滑坡,而人民币则因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撑开始呈现汇率飙升,这对中国这样以美元货币为主的外汇储备大国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形势,就2004年9月来看,美元基准汇率是827.66,而到2008年9月美元基准汇率是682.9,这个巨大变化无非给出口加工业带来了无可逆转的压力,不难看出短短4年美元逆差已经达到17.8%,大大压迫了出口加工业15%-25%的利润额,企业的生存空间被致命的压缩,如果加上4年来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提升,企业的经营利润几乎无法实现,从而开始出现大量的企业减产、停产、转移、转行,这在珠三角反映特别明显,上半年珠三角关闭、停产、歇业的大小出口加工业企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