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调结构促转型 虹桥临空经济园成上海现代服务业黄金走廊

时间:2010-04-27 16:08:50 来源:上海招商网综合

    2010年,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上海,不可能再靠大规模的投资和重化工业建设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将转而依靠发展高端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在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领域中展开一系列创新之举,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

    2010年上海服务业发展的三个切入口2009年以来,上海已经提出“在加快服务业发展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发展战略。2010年,上海将抓住新一轮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机遇,按照“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能级,增强辐射;内外联动,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共同推动”的要求,着力营造和优化服务业发展政策和制度环境,创新发展体制机制,通过深化完善财税体制改革,特别是充分发挥上海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探索推进有利于服务业优先发展的财税体制改革,加大财政对自主创新、服务经济和培育人才的支持力度。

    提高服务业在上海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金融、航运、商贸、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高端新兴服务业。聚焦支持服务业智力密集领域,推动服务业集群发展和创新发展,加强产业融合,增强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加快构建与以服务经济为主导,与“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功能相适应的新型产业体系,提升上海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一是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提升服务业水平。从目前发展情况看,上海的金融、航运和贸易相互之间的关联和支持不够,许多高端服务工具不能提供。究其原因,很大程度在于体制机制的束缚。而“两个中心”的建设无疑是绝好的实验机会。上海将充分利用这一政策优势和世博会的重大机遇,积极进行金融创新活动的试点,形成支撑上海“两个中心”发展目标和体现城市服务功能的功能性行业体系。

    二是坚持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服务业能级。服务业生产率的提高对有效提高制造业生产率有明显的作用,服务业的提升将进一步提高和强化上海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未来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的根本来自于消费需求的提升以及生产型服务业围绕制造业的展开与深化,最终形成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上海需要以产业融合为重点,促进产业链上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推动总承包总集成、节能环保、融资租赁、服务外包、科技研发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创意产业等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以现代服务业提升上海制造业竞争力。在依托现有制造业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形成二三产业互动发展格局。同时,促进制造业企业内部服务性功能和收入比重日益提高,推动制造业企业内部的产业融合,推动上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发展“服务经济”,正是上海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在长宁虹桥临空经济园,能感受到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加速度”,更能感受到长宁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决心。

    作为紧邻虹桥交通枢纽的“东虹桥”区域,长宁区提前布局,在虹桥机场周边建设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建设“大长三角进入上海的第一门户”。“5.14平方公里的虹桥临空经济园将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功能并不是单一的,办公楼、酒店、餐饮、购物、娱乐、文化教育、体育休闲,完善的城市功能要素将为园区企业和周边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卞百平说。

    如今,联合利华等一批知名企业已将总部入驻虹桥临空经济园,园区将打造三个相互融合的现代服务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高端企业总部与高科技企业集聚区,以信息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现代物流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