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振兴新能源,形势所迫

时间:2009-08-11 14:17:15 来源:国际新能源网

荣,也同样在资本市场引发了“泡沫”式的资本追逐。

  由于奥巴马政府的推动,国际舆论始终认为新能源技术开发最活跃的地方应该还是在美国。人们认为技术革新是最初的动力,就像当初Web2.0一样撬动全球变革。欧洲、日本显然不想在这轮新的变革中处于被动,也各自加大了新能源的规划投入。而在新一轮的技术推进经济繁荣的竞争中,中国也同样有实力参与其中。

  对发达国家而言,在传统能源方面已经快走到了尽头,他们希望通过新能源革命,来维持经济的增长,进而问鼎世界经济霸主的宝座。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传统能源还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主导,但在未来发展方向上,传统能源将会更多地被新能源取代。

  能源之变关乎经济复苏,关乎下一轮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关乎国际话语权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在各国的新能源政策中轻易地看出国家之间的政治角力。

  在奥巴马政府上台之前,美国在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上并不落后,但是产业化比欧盟各国起步晚。由于在新能源开发与利用领域大量投入,欧盟的相关产业化技术已位居世界前列。利用其相对优势,欧盟大力推进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控制进程。

  有国际问题专家指出,减排框架一旦形成,必将对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实行严格数量限制,这必将左右全球经济的总规模。二氧化碳排放权就会作为经济的发展权而可能变成一种国际通行的货币单位,从而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与美元分庭抗礼。目前唯一的国际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就设在欧洲,欧盟已获得了越来越突出的国际话语权。

  目前,构成温室气体主要来源的化石燃料在美国能源结构中占到85%的比例。美国在外交谈判中因此难免被欧盟牵制。

  也有观点认为,此次奥巴马政府重拳出击新能源产业发展,是与欧盟争夺这种未来的“能源通货”建设的主动权。这是金融领域的一场博弈。

  以上是一些金融历史观察者的推测。更现实地看,中国目前也将面临国际气候外交中的潜在威胁。目前更具操作性的做法是,未来欧美很可能联手,以碳排放为借口,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额外关税。由于过度消耗煤炭、石油这些传统能源,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由此也使得以美欧为主的国际舆论甚至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减排义务的声音越来越高。这也成为中国需要推进“新能源”技术发展的迫切理由。

  能源之变,未来气候外交中的重中之重。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