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财经专题 >> 新货币政策 >> 正文内容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成为舆论“热门”

时间:2009-03-31 17:34:09 来源:金融时报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及扩散突显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和弊端,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继俄罗斯3月15日建议考虑创造一种新的储备货币之后,上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又提出最终取代美元的“超主权储备货币”设想。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日前也在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20国集团(G20)应当在伦敦峰会上就改革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大的话语权设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尽管英国首相布朗表示新型储备货币将不会成为伦敦金融峰会的重点议题,但从近期全球对“超主权储备货币”的关注程度可以看出,各方对美元处于垄断地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不满已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亚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金融危机为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契机。超越主权的货币相对比较稳定,也可以避免利益冲突。

  美元霸权地位应被打破

  从国际货币体系来看,美元作为统一结算货币,对维持全球贸易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曾带来了世界经济的空前发展。但是,庄健告诉记者,以主权信用货币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存在很大的风险。

  为了应对本国的经济困境,3月18日,美联储宣布转向定量宽松这一非传统工具,承诺最多再购买1.15万亿美元的长期国债、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机构债。受此消息刺激,全球股市、债市、汇市、商品市场急剧波动。18日、19日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大幅下挫、商品价格反弹。

  “美联储实施数量宽松货币政策将导致基础货币发行的急剧膨胀,从而导致美元贬值,损害持有大量美元资产的国家的利益。”庄健说。

  高盛公司预计,由于政府不断扩大支出以帮助尽早结束经济衰退,美国财政部今年将发行2.5万亿美元的新国债。而中国作为最大的海外债权人,共持有美国国债7400亿美元。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要求美国政府保证中国在美国资产的安全。

  《环球财经》杂志总编、汇率专家向松祚在抨击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时情绪激动。他对记者表示,该体系主要存在3个缺陷,即美元本位制没有约束、浮动汇率制度实际上是国际货币供应量无限增加的机制、美元本位制不对称。在美元本位制下,国际储备货币的供应是通过美国的货币政策来实现的,调节机制是浮动汇率,最后贷款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美联储,金融危机的解决机制是IMF发放的贷款。“美国国内货币政策的无节制造成了全球货币供应量的无限放大,虚拟经济过度远离实体经济,最终导致了泡沫金融的崩溃和危机的发生。”

  谈到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时,周小川3月24日撰文倡议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特别提款权(SDR)发展为超主权储备货币,可以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石俊志认为,在创建新型国际货币体系时,应以区域性货币为基础逐渐形成世界货币体系取代基于一国信用的美元,以此减少发展中国家反复被盘剥的不利局面。

  最近,人民银行一直在大力推动人民币的区域化/国际化。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表示,只有在实现了完全自由兑换之后,人民币才能担当起地区和全球储备货币。他预计,中国至少要花费3年时间才能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

  新兴经济体支持中国主张

  对于中国的建议,俄罗斯、巴西等一些新兴国家经济体表示赞同。而作为现行货币体系下的受益者,美国和欧洲等一些西方国家则明确表示反对,希望维持现状。

  印尼央行行长布迪约诺3月27日表示,“我们需要一种数量和价值稳定的货币。世界贸易和投资能够因此更加稳定。”“运用依赖于单一国家经济的货币进行贸易交易是危险的。”当天泰国央行行长塔莉莎也表示,拥有一种可以替代美元的货币将使发展中国家受益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