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松江招商 >> 松江要闻 >> 正文内容

上海之根 焕发转型活力

时间:2012-10-15 14:45:53 来源:

  这里是上海城市文脉兴发之处。在上海开埠以前,松江就是上海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在上海经济腾飞之际,松江的工业总产值占据上海的七分之一强。
  然而历史的辉煌,在踏入新世纪后遇到挑战: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强区之后,松江经济发展所倚重的制造业走到了发展的新阶段。九峰三泖赋予这里的人们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而此刻,这方山水迫切需要新的动力。
  松江,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寻到转型破题之道。工业的升级换代,为城市化提供产业基础;城乡统筹发展,为城市化指明发展方向。到2010年底,全区城市化率达到82%。
  “城市化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应的提高,让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激发出新的活力。”松江区委书记盛亚飞展望:“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宜居乐业的现代化新松江。”
  产业升级:破除瓶颈争高端
  今年9月,位于松江的龙工集团自主创新项目——液压系统的研制投入批量生产,预计年内将完成一期建设,2015年项目全面达产后可以形成4万台套年生产能力。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龙工,并未满足于装配型生产带来的厚利,而是选择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其中所经历的蜕变之痛,几乎是松江一批代工企业的缩影。
  如果仅看存量数据,松江大可高枕无忧。作为上海重要的新兴工业基地和出口基地,松江的发展得益于在招商引资和拓展国际市场中占得了先机。但在金融危机之后,全区上下居安思危:面对规模、体量、增速等方面的数字下行要有心理承受力。
  不满足于成绩,而是敢于在成绩之中寻找不足:工业领域中,代工企业依旧比重过大,服务产业尚不明晰,过去赖以取得成功的经验,未来或难以为继。面向未来,松江树立起求新求好的新目标——松江离不开制造业,但制造业必须瞄准“高端”先进制造业;松江不排除外向型经济,但必须由产业链的低端向中高端拓展。
  推陈出新的勇气,使松江成功走出“区区合作,品牌联动”的招商引资发展新路。张江高新区漕河泾松江园利用漕河泾园区的品牌效应和管理服务经验、松江良好的环境和较低的级差地租,吸引了大批研发中心、企业总部、科技企业落户。从“两头在外”到“两头在松”,更多企业开始把前端的创意、研发和后端的销售、品牌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变简单生产为拥有更多技术含量的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
  如今,广达集团等一批“代工”企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发展,以斐讯通讯为代表的一批科技型企业走上自主创新发展之路,松江从人才、土地、融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今年,松江区长俞太尉又主持松江行政审批改革,将产业项目行政审批时间减少2/3,进一步促进项目落地。
  种种努力表明,曾作为全市制造业龙头的松江,同样渴望在转型之路上一马当先。
  城乡统筹:种田务农亦体面
  松江的三农工作一直走在上海前列。今年,中共上海市委研究室一份《上海松江区新农村建设调查》得到了国务院主要领导的批示:“松江的实践和经验值得重视。”
  当城市化大踏步推进之际,农业该迈出怎样的节奏?拥有41.7万亩农业用地和超过10万农业户籍人口的松江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在多个场合,区领导表明立场:城乡统筹并不意味着农村城市化,而是要让城市更像城市,让农村更像农村。
  农门,曾是年轻人争先恐后要跳出的地方。但如今在松江,种田却成为“抢着回乡”做的事。
  松江推出的家庭农场模式,通过规模经营和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实现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目前,松江共有1114户家庭农场,总面积12.99万亩。一对夫妻一年可产出近15万—20万斤粮食,只需忙碌三四个月,便可获得五六万元年收入。此外,“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让每对夫妻一年再养1000多头猪,让每户年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