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青浦招商 >> 青浦要闻 >> 正文内容

郊区“造新城”要“成大市”

时间:2012-05-21 16:19:36 来源:

  高峰时段,中心城区与市郊居住区之间的高架道路、地铁公交,车挨车、人挤人。居住在市郊,工作在城里,日复一日的“钟摆式”运动是不少上班一族的真实写照
  产城融合,是上海在建六大郊区新城的发展方向。新城建设如何集聚人气,避免沦为入住率低下的“空城”?如何完善功能,避免成为仅仅是居住地的一座“睡城”?
  两年前,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从法国罗—阿大区的中等密度城市集团化管理案例,到德国汉堡之家的哈芬新城改建项目,再到中国成都活水公园……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演绎居住、娱乐和办公的有机融合,彰显出为美好生活而“混居”的现代理念。
  两年后,在南桥新城等地,“城市最佳实践区”诠释的一系列创新理念逐渐落地生根。公共服务设施、生态型居住小区与先进制造、研发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综合基地错落分布,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适度融合……复合型社区的美好图景一步步变为现实。
  “十二五”时期,上海正“进一步把建设重心向郊区转移,加大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将酝酿适度提高郊区新城的土地开发效率,推动“职住平衡”,强化产城融合,以形成复合型社区。
  在“造城”和“成市”过程中,如何解决“产城两张皮”,推动生产、生活与生态相融?日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斌栋教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职住分离”的多中心城市带来钟摆式交通,导致通勤无序地发生于任意两个点之间,比单中心城市还要糟
  记者:有观点提出,特大城市发展必须摒弃“摊大饼”局面,实现多中心齐头并进,从而让居民无需两地奔波。多中心,真能为城市“减压”吗?
  孙斌栋:国际上曾就多中心城市是否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的问题展开过大量研究,结论却截然相反。一些实证调查显示多中心有助于提高通勤效率,另一些则发现多中心化反倒使平均通勤时间变长。
  不过,在实践中,诸如巴黎、东京、新加坡、香港等国际大都市纷纷在中心城区周围建设新城或新市镇,有效缓解了单中心结构带来的弊端,取得不俗成效。同时,在规划和设计理念上,欧洲的“田园城市”、卫星城、新城、有机疏散等理论始终坚持多中心的理念;美国在低密度蔓延郊区化之后,种种弊端不断遭受批评,也转而倡导具有多中心理念的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管理。可见,多中心取向和紧凑型城市理念已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共同选择。
  我们的研究认为,解释这一悖论的关键在于“职住平衡”,即通常所说的产城融合。它要求就业岗位和居住地临近,便于人们就近工作和居住。只有“职住平衡”才能使通勤更多地发生在各个中心的内部,避免一股脑地涌向市中心;而“职住分离”的多中心城市,只会带来钟摆式交通,导致通勤无序地发生于任意两个中心点之间,从而比单中心城市的状况还要糟糕。
  上海城市空间体系具有单中心集聚与蔓延的突出特征,这带来了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污染集中、房价飞涨和效率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对此,有关方面已明确解决思路,即构建多中心结构,通过外围新城建设,疏散过于集中的人口、交通和功能。
  大量工业企业迁到郊区后,与城镇体系及新城协调对接不足;一些新城认为“开发就是搞房地产”,忽视服务业
  记者:客观来看,上海一些新城规模尚未实现预期目标,空间结构仍有待改善、提升的地方。一些新城甚至面临人气不足等问题,有沦为“空城”的危险。请问,原因何在?
  孙斌栋:产业支撑不足、就业吸纳能力不强及生活服务功能欠缺,是新城人气不足的主要原因。根据我们在2009年8月开展的上海中心城区居民问卷调查显示,分别有高达68%、77%的人没有意愿到新城居住、工作。在不愿意到新城工作的人中,32%认为新城就业机会少,26%认为新城的职位和薪水比较低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