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普陀招商 >> 普陀要闻 >> 正文内容

上海苏州河大打“文化牌”

时间:2010-12-02 13:16:14 来源:光明日报

    苏州河记录了上海近代演变为国际都市的辉煌历史;苏州河承载着上海城市的底蕴、城市的内涵、城市的记忆、城市的文化——从专家到市民,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上海世博会期间,苏州河“水上巴士”正式启航。这条由普陀区推出的10公里旅游航线,不仅串起了苏州河边20多处文化遗存和上海近百年的工业文明,更向大家展示了普陀区在城市更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中保护传统文化的实践。

    保护不能复制的历史文化遗存

    拥有苏州河21公里岸线,拥有苏州河畔近现代工业文明遗存20多处——历史给普陀区留下了丰厚的礼物。

    普陀人说:河岸的老厂房,见证着工业对上海的贡献;这些老厂房将得到充分保护与文化改造,见证文化产业对上海的贡献。

    保护需要意识、思路,还需要智慧。原上海制剂厂的70米高的巨型烟筒,曾经因为又旧又丑被建议炸掉。但最终,它被保留下来并加以改造。变成了苏州河上一道亮丽的景观——“苏河烟雨”。当人们看到曾经黑烟滚滚的烟囱凌空绽放出朵朵美丽的烟花,绚烂的花雨从70米的高空飞泻而下,脸上无不露出惊讶而又赞叹的笑容。

    这只是普陀区在保护中开发工业遗迹的一个例子。按照最新编制完成的《苏州河普陀段总体规划方案》和《2008—2015年普陀区文化发展规划》,苏州河沿岸的工业遗存将进行保护性整修,并根据不同建筑风格,建设工业遗址博览园和包括商标火花、动漫展示、化工纺织等在内的十大专题博物馆。占地240亩的工业遗址博览园,融历史建筑底蕴与现代时尚元素为一体,建成后有望成为展示上海工业文明轨迹,并有效发挥文化、旅游及休闲功能的大型工业遗址公园……

    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晋宏逵评论道,普陀区把苏州河文化长廊建设列入了2008—2015年的文化产业规划,一批20世纪30—60年代的工业建筑将被进行新的功能安排;这种安排,保存了城市的部分历史,保存了工业建筑形式和城市景观,使用了建筑的残余价值,也保存了社区居民的记忆。

    树立城市艺术新地标

    穿梭在苏州河十八湾边的小弄堂里,你不小心就会发现一个别有洞天的艺术工作室;如果你住在礼查饭店,说不定那就是爱因斯坦当年曾经住过的房间。

    但人们谈论最多的还是那一个个由历史遗留建筑改造成的艺术工作室:杜月笙的粮仓成了环境工作室,原来的荣家面粉厂成了艺术博物馆……这些建筑仓库租金低廉,而且非常牢固,空间巨大,适合开展各种艺术展和行为艺术。

    昔日废弃的老厂房,成了艺术家们的乐园。一场场先锋、前卫的艺术活动在这些几乎衰颓的空间中逐渐萌生、成长。

    这其中,位于莫干山路50号的M50创意基地最具规模和影响力。

    莫干山路50号的前身是第十二毛纺织厂。这里有大片高大的老厂房,包括上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个别建筑上甚至还有上世纪30年代烧制的雕花青砖。

    从2002年开始,一个个艺术家走进这里,越来越多的画廊聚集这里……在2004年的上海文化工作会议中,莫干山路50号被命名为视觉艺术特色街区;2005年上海经济委员会授牌为上海市第一批创意产业聚集区;2009年又被授予上海市首批文化产业园区。

    莫干山路上的M50创意基地,目前厂房内已出租3万平方米左右,入驻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138家,其中艺术家工作室、画廊等纯文化企业占76%,文化设计、建筑设计、汽车设计等设计类企业占22%。

    沿着苏州河十八湾行进,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