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招商引资 >> 产业要闻 >> 正文内容

上海将出台两个文件培育一批龙头机构

时间:2015-03-27 16:07:25 来源:

心,打造诸如“iFOUND学术短演讲”、创客TAN、“新启航”学术能力训练营、“孵化计划”等品牌活动,直击青年创新过程中的“痛点”。

  韩正书记指出了上海当下的突出任务: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关键在于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在以开放促改革方面,重中之重在于建设自贸区。

  市青联组织各界青年人才为自贸区、金融改革建言献策,新撰写的《2015年关于加快上海自贸区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发展的建议书》突出自贸区先行先试的优势,视野从金融领域建言扩充到助力科技创新发展、贸易转型升级、法律配套、人才培养等多维度。

  如火如荼开展中的还有“上海青联服务中小微企业行动计划”。包括著名投资人、律师、会计师、企业主在内的120名市青联委员,把个人专长、简历等信息公布在《解放日报》、《上海商报》上,常年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创业、投融资、法律咨询、技术创新、管理咨询、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免费“专家门诊”。在过去半年里,青年“大咖”们还在市青联的组织下,4次“走进区县”、27次“走进园区”,推动政府部门资源与中小微企业对接,提供面对面的指导服务。

  金融改革领域,“青年突击队”也走在前头。2013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成功揭牌,为全国中小微企业提供规范治理、改制挂牌、融资路演等金融服务,并以推荐140家企业挂牌的成绩,在全国股转业务中雄踞第一。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一系统中的员工大多为35岁以下的年轻人,这支年轻的队伍还有一个响亮的名称——上海市“青年文明号”团队。

  “互联网”+“青年力量”

  “互联网+教育”创业者、沪江网创始人伏彩瑞在接待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考察时,特别提到了曾为自己雪中送炭的团组织。

  这位大学毕业后带着8名员工、8万元钱独立创业的“草根”,在带着孤独“等风来”的当口,等来了共青团送来的暖风——团市委在他“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候,授予了他“上海IT青年十大新锐”、“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的殊荣,并竭力为其搭建宣传展示、资源整合的平台。

  2011年,团市委领导到沪江网的草根舞台上看望参赛青年选手的一幕,至今仍令伏彩瑞感动。那是沪江网大胆创新举办网络外文歌曲大赛,面对全国各地踊跃报名的网友,初出茅庐的互联网企业感到力不从心。这个时候,还是团市委送来了“灼炭”,给予活动全程支持。

  这家网站,如今已拥有700名全职员工、8000万用户、5000万移动端使用者,并成为全国最大的互联网教育平台之一。“什么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你们身上充分体现。”韩正书记调研时,这样评价沪江网。

  如今的上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迎来新的浪潮,“互联网+”成为青年参与经济转型发展的优先选择,类似沪江网这样的青年创业企业层出不穷。

  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闫方军与几位好友在上海创办了易传媒,用互联网改造传统的广告业,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社交媒体广告网络和第一个视频广告网络;年轻人张俊成立“拍拍贷”公司,用“互联网+金融”模式帮助超过22万家小微企业和个人完成近35万笔融资;占锦川“巾帼不让须眉”,创办“菜管家”品牌,给农产品插上互联网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些年轻人,无一例外,都是共青团上海市委扶持和树立的青年创业典型。

  上海的大街小巷,每到饭点,就会出现一群骑着摩托车、带着蓝色头盔、车后挂着蓝色收纳箱的快递员,他们有一个统一的标识——“饿了么”。

  这是上海交大学生张旭豪读研期间创办的网上订餐平台。几年下来,公司员工超过5000人,加盟餐厅近20万家,日均订单超过100万单。

  曾经的他,在创业过程中接受过校团委的大力扶持。如今的他,频频出现在上海交大的各类学生活动中,为90后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