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黄浦招商 >> 黄浦要闻 >> 正文内容

“第三只眼”黄浦的所见所思

时间:2011-10-09 15:52:26 来源: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现任人民陪审员有79名,今年上半年共参审各类案件1703件,陪审率达到90.2%,位居上海基层法院前列。这一优质数据的背后,是系统制度的建立、参审质量的强化、物质经费保障的支持。在此过程中,人民陪审员以第三方的独特视角见证民主法治的进程、体验司法工作的艰辛、感受陪审事业的蓬勃发展。
  “审判员”、“疏导员”、“监督员”
  多角色参与社会管理
  近年来,黄浦区法院科学把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司法需求,不断完善便民服务措施,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作为“不穿法袍的法官”,人民陪审员不仅在审判中享有与法官同等的裁判权力,其职责范围还延伸到执行、信访接待和案件评查工作中,以参与法院工作多样化的形态达到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
  人民陪审制度在我国起步较晚,陪审员在审判中到底能不能发挥独立作用一直是争议的话题。人民陪审员石志仁以多年的陪审经历,客观地回应了这个话题。他回忆说,法院一名资深法官在合议庭评议时曾经对他讲过这样一段话,“你就从老百姓的角度,从法、理、情各方面去分析案子,针对事实问题大胆地发表观点,法律问题由我们解决。作为法官,我们是有职业化的局限性的,我们需要你们的观点去弥补”。短短的一席话,虽然质朴,但对初任陪审员不久的石志仁来说却印象深刻,深受鼓舞。
  人民陪审员周鸿英在一次庭审的事实调查环节有针对性的发问,不仅拓展了法官的办案思路,连原告律师也连声感叹,“原来陪审员也是可以独立提问的。”这个例子一方面体现了当下陪审员的独立审判精神,也反映出很多民众对于陪审制度的设置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可见,任何制度都需要经历一个不断发展和社会认知的成长过程。
  谈到信访接待时,人民陪审员王铿华深有感触地说:“进法院的老百姓就如进医院的病人一样,带着满腔怨气、委屈,都是心情糟糕甚至表现为怒气冲冲的,我们冲锋在前,首先缓解、平复他们心情,也许我们并不能给予来访人明确的司法指导,但可以结合自己的陪审身份和生活阅历做好疏导工作,作为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有时候信访者更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经过我们这层缓冲带后,再由信访法官进行专业的法律指导往往能达到减轻信访法官接待压力和来访者心理疏通的双赢效果。”
  黄浦区法院在近两年开展的集中清理涉诉信访积案及案件评查两项活动中,积极引入社会第三方参与,人民陪审员也在获邀范围。今年评查的100件案件,人民陪审员的参与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程序、实体、社会
  三效果兼顾促和谐
  “这些年来,公民维权意识增强,不仅重视审判的实体结果,对程序要求也不断增强,推动着我们陪审员不断学习和提高。”陪审员周鸿英谈到,在一次庭审中,被告当庭提出自己在开庭前两天才被告知合议庭成员,违法了法律关于三天期限的规定,法庭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取消本次开庭。
  而后的开庭中,在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时,被告亦当场询问陪审员的身份和职业,并要求出具任命书和身份证,虽然要求有些苛刻,但周鸿英却以此时刻提醒自己在庭审中要重视程序规则,全面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在案件审理中,人民陪审员也意识到,光从法律上分析案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兼顾到结案后的社会效果,故在审理中也应关注案件的社会背景和当事人具体情况。
  如一起盗窃案件,被告人系刚进入上海某知名学府的大学生,被指控偷窃学校萨克斯管。在审理过程中,周鸿英通过提问了解到学校当时向被告人家乡的招录名额只有3个,被告人本身学习成绩优异,一路过关斩将很不容易,而其家庭条件优越,偷窃也仅是一时受到物质上的诱惑。综合被告人的犯罪情节和动机,考虑到被告人的学业前途,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