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招商引资 >> 招商资讯 >> 正文内容

上海自贸区“大家庭”扩容

时间:2015-04-28 10:42:30 来源:

每一个角落。新企业的入驻,新行业的发展,新业务的开展,新渠道的拓宽……推动这一切变化的动力,就是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的根本目的,正是为自贸区内的企业活动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给市场“让”出更大空间。

  太平名威物流有限公司入驻外高桥保税物流港区十年多,自贸试验区成立后,他们终于可以借创新制度,开展“水水中转”“国际中转集拼”等附加值更高的高端物流业务。

  去年10月,在海关“先入关、后报关”政策的基础上,“通过简化进出境备案申报项目,实施账册管理,依托区内仓储企业,货物分类申报,拆拼箱集中监管的方式”,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在上海自贸区内启动。太平名威副总经理庄洪波告诉记者,“待海关、商检和我们之间进一步理顺细节,同时以上海本港货物为支撑后,国际中转集拼业务肯定会有爆发性增长。”

  去年5月,80后杜翔祥拿到营业执照,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创业,地点就在上海自贸区内。从3个合伙人到如今近10人的团队,这家初创企业正努力站稳脚跟。

  为什么选择上海自贸区起步?他看好的是后续发展。“我们做的是光伏发电,目前订单都来自国内,随着技术成熟、经验丰富,希望可以让产品走出国门。而通过上海自贸区能够打通国内外,一方面国际资本可以进来,另一方面产品走出去也更加容易。”

  截至今年2月底,上海自贸区新增注册企业16214户,引进来是第一步,留得住、长得大,才是真本事。简政放权、金融创新、加大开放……说到底只有一个目的:让企业经营更便利。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而“便利化”三个字就意味着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创新加速,就意味着看得到的经济活力。而在上海自贸区扩区后,制度创新的红利将覆盖到更广阔的空间。包括工商部门的“先照后证”,注册资本认缴制,企业注册“一口受理”;税务部门的网上自动赋码、自主办税、电子发票网上应用等都将“普照”120.72平方公里。

  在金融方面,自贸区金改已经步入“3.0版”时代,“主战场”就在陆家嘴金融片区。上海正联合“一行三会”制定自贸区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联动“新51条”。其中包括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先行先试、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及完善金融监管。一周前,自由贸易账户本外币一体化的服务功能也正式启动。

  上海自贸区建设一年多来,在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四方面先行先试出丰硕成果。除涉及法律修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事项外,这些成果都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上海自贸区的“2.0时代”,改革创新绝不局限于120.72平方公里。试验的区域更广,在政府职能转变上,本市将探索在浦东新区一个行政区内以开放促改革的体制机制。试验的层次也更高,上海的“四个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全国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都和上海自贸区“难解难分”。

    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期待,上海自贸区扩区后,从政府简政放权带来的效率提高,从金融创新带来的便利,资金成本的减少,物流成本的大幅缩减,将覆盖更多企业,复制到更多地区。如:进口平均通关时间比区外减少41.3%,出口平均通关时间比区外减少36.8%,区内企业融资成本平均降低10%至20%……

    新的意识更远的眼光

    主动改革、主动创新、主动对外开放的意识,绝不应该局限在120.72平方公里之内

    “探索制度创新,为企业谋实惠。”在经历一年多的发展后,企业家们用这句话总结自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