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外高桥保税区不断开发创造“后天优势”

时间:2008-12-08 09:12:00 来源:文汇报

    车行浦东杨高北路,一路向北,当驶过一座刻有海鸥标志的大拱门,外高桥保税区的整体景象跃入视野:东面,名称中嵌着“贸易”、“科技”等的企业标牌不断闪现;西面,成片崭新的住宅楼错落有致。

    一组最新的经济数据印证了这里的生机勃勃:今年1至11月,保税区的经济增长率达到15.8%;仅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税收206亿元,同比增长24.1%;进出口贸易额600亿美元,同比增长15.6%。

    在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侵扰下,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外高桥保税区为何能抵御住“冬天的寒流”?经过一番实地采访,记者发现:尽管“先天”的优惠政策的“光环”已逐渐淡去,但善于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的外高桥不断创造着“后天优势”。

    聚焦优势:做强贸易业带动物流业制造业

    一打开外高桥保税区的税收统计表,“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立刻呈现出来:整个区域内,超过五成的税收来自6000多家贸易企业,1100多家物流企业贡献了四分之一,而200多家加工制造业占的比重为13%。

    国际贸易、加工制造和现代物流,保税区的三大产业相互支撑相互融合——贸易带动物流、物流支持贸易、贸易又促进先进制造业。自1992年初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贸易公司获准在外高桥保税区成立以来,跨国贸易企业如今已呈现“遍地开花”的景象。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27家在保税区投资了近300家贸易公司。在全市实现的商品销售额中,外高桥占据近四分之一,完成的进出口贸易额则达到五分之一。

    一系列“贸易服务平台”起到了产业集聚的效应。中国国际商品中心的建立,让上海有了“永不落幕的”国际商品展示交易平台。保税区形成了三大综合要素市场和汽车、钟表、医药分销和机电等七个专业要素市场,文化服务贸易平台也已投入运营,此外正积极培育洋酒、医疗器械、机床等新平台。

    滚滚的贸易流带来了大量物流和资金流。今年1至9月,外高桥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达1163万标准箱;保税区企业全年外汇资金往来达750亿美元,不少跨国公司产生了在保税区建立资金管理中心、结付汇中心的需求;贸易业务扩大和外汇政策创新,引来大量外资银行落户。

    “做强、做大贸易业是外高桥最为关键的工作。”浦东外高桥功能区域管委会副主任顾军表示,“我们将以国际贸易功能为核心,倾力搭好这个大平台,同时打造现代物流基地,拓展口岸航运服务业,形成别具一格的产业特色。”

    开发优势:建营运中心平台吸附大企业

    保税区一些企业希望提高通关速度,方便它们即时配送零部件等多批次、小批量的货物。如何满足?尽管没有先例,但外高桥决定先行先试,实行“分批进出区、集中报关”的新举措,不但将通关时间由3天缩短至1天以内,还催生出近70家集物流和贸易功能于一体的“分拨中心”。

    回顾外高桥保税区18年来的发展历程,一个又一个先行先试的“大动作”映入眼帘,从最早的贸易公司直接登记制,到空运直通式,再到区港联动,外高桥都是在全国率先试点。

    根据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我国开始允许外资进入国内流通、销售领域,外资的外贸企业可以自主选择国内任一城市作为进出口贸易基地,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必须设在保税区内——失去这项政策优势,在国内保税区中进出口贸易额最高的外高桥保税区2005年受到了最大的冲击。

    失去“先天优势”,外高桥保税区就在“创新”上做足文章,开发“后天优势”——探索出了搭建“营运中心”平台的新路,成功吸附了一批“大能级”的企业。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