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闸北招商 >> 闸北要闻 >> 正文内容

拓出现代服务业新空间

时间:2012-01-09 12:41:14 来源:

  几天前,一张新鲜出炉的营业执照送到宜康爱生雅(上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感慨:“没想到,我们成了‘全国第一’!”原来,为老人提供上门健康护理服务的这家公司是全国第一家外资居家养老企业,也是上海第一家居家养老企业。
  通过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勇于先试先行,闸北区外资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全区共引进外资企业201家,吸引外资5.35亿美元,同比增长6.36%。其中,多个“上海第一”顺利落户,既拓展了上海现代服务业业态,也推动了区域产业能级提升。
  “上海第一”乃至“全国第一”并非凭空而来,是闸北区替企业“找市场”找出来的。闸北区商务委有关负责人还记得,第一次接触宜康爱生雅,是回答企业“有没有市场”的询问。企业的投资方是瑞士知名的跨国卫生用品企业和新加坡知名的医疗护理企业,想在中国内地推广国外成熟的上门健康护理服务。但在接触闸北区前,企业得到的答复大多是“涉及医疗许可,法律法规限制多,不好办”、“你们不是养老院,没有经营场所,很难申请”,都让企业觉得“没市场”。
  面对企业“找市场”的迫切,闸北区相关部门却没有简单地说“不”。仔细研究企业的业务方式后,相关部门意识到,它的业务模式与医疗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健康护理服务,且实行的模块化上门服务方式很符合老龄化社会需求,属于现代服务业的一个新兴业态。于是,企业得到的答复不再是“不好办”和“难申请”,而是“有市场”和“试试看”:对于企业担心的政策法规限制,由闸北区提出申请,请市商务委、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工商局等一起“会诊”。最终,一份厚达40多页的“可行性报告”为宜康爱生雅获得营业执照铺平了道路,也为闸北、上海乃至全国的居家养老行业引来了“第一家外资”。
  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呼叫中心外包、人力资源服务、融资租赁管理等现代服务业新领域。闸北区表示,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的最大瓶颈大多是 “找不到市场”——不熟悉政策法规、不熟悉市场环境、不熟悉职能部门……所以,为外资企业“找市场”的过程,不仅服务了企业,也是对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梳理和创新;即便对那些已经落户的外资企业,也能在“找市场”中为区域服务业找到新空间。飞利浦中国总部在2004年就落户闸北,但最近提出一个问题:“最新的LED产品有没有可能为城市照明服务?”闸北区为企业与相关职能部门牵线搭桥,通过正常的市场交流和谈判程序后,一项新的服务又呼之欲出:在城市照明上,可以通过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推广LED等绿色照明。
  针对外资企业“找市场”的需求,闸北区还在积极搭建各种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做大做强。这两天,名为“上海检测认证企业联盟”即将成立,服务对象是区内越来越多的检测认证企业。联盟既是外资企业发出“市场需求”的平台,也是政府部门接受咨询服务、提供政策支持的平台,力争三年内将检测认证产业规模由目前的10多亿元提升到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