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闸北招商 >> 闸北要闻 >> 正文内容

积极推进适应特大型城市特点

时间:2011-11-18 12:38:46 来源:

  5分钟内便可走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10分钟内就可抵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前往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坐车过去两站路不超过15分钟。这是来自闸北区锦灏小区居民谈如瑛的实地测算。居住在商品房小区里的她,看中的不仅仅是硬件上的便利、快捷,更看中社区生活的融入感与凝聚力。“我们小区有议事会、听证会、评议会,有什么重大事务,居民都会参与决策、表达意见。”作为社区活动的积极分子、党员楼组长,她还是居民区“组团式”服务的成员,“我们带路上门、有事共同搞定。”
  谈如瑛看中的,也正是上海社区建设孜孜以求的目标。
  近年来,上海积极推进适应特大型城市特点的社区建设,不断创新管理模式,让更多的民生服务惠及百姓,激发居民自治活力,使社区这一共同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
  各方联动协作
  民生需求得回应
  楼前绿化带里一片5平方米的公共晾晒区,让家住嘉定新成路街道迎园老四坊58号底楼的居民们,告别了“被阳光遗忘”的日子。而促成烦恼事解决的,正是街道今年推行的“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活动。街道干部、社区楼组长、志愿者……方方面面的力量整合成557个服务团队,许多问题在与邻里一同买菜、健身时聊出来,并在集思广益、共同协作中得以解决。
  如今的上海社区,类型多样、居民多元,过去的熟人社区被解构,取而代之的是一家一户闭门难入的陌生人社区,传统社区管理方式捉襟见肘。面对新情况,本市创新体制机制,适应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新要求。
  近年来,一批大型居住社区在本市郊区建成,大量城市人口导入。本市探索“镇管社区”模式,在镇的行政架构下,对镇域内城市化社区实施服务和管理。顾村镇以馨佳园基地为试点,完善居委会联合服务中心管理模式的同时,加强条线协作,成立社区工作联席会议,通过例会形式搭建联合服务中心、政府部门和属地单位间的沟通平台,避免漂亮的新居变成生活不便的“孤岛”。
  把“各家事”统筹到同一平台上,通过内部流程再造,改变以往以条为主、各自为政。在位于五角场派出所内的街道“大联动”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接到国年路居民电话投诉邻居乱搭建后,通过对讲机将这一信息告知正在附近巡视的联勤队——由一名民警、四名城管队员和若干名社保队员组成的联动队伍。他们立即赶往现场拍照取证,城管队员对该户送上整改通知书,民警则对其乱搭建进行分析规劝,促使业主接受整改。通过联动,建立起一张竖到底、横到边的管理网络。目前,像五角场街道这样的“大联动”、“大联勤”正覆盖各个街镇,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
  整合政府机构、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的资源和力量,形成协同合作、共同参与的治理机制,本市探索推进区域化党建,完善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党组织双向沟通。今年,静安寺街道运用“同心家园”区域化党建平台,让有志于为社区做贡献的企事业单位出钱出力“认领”惠民项目,使100个惠民项目一一落地。
  完善公共服务百姓办事更便捷
  居民结构的多元化,让社区中的人们需求变得多元。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本市“硬件”“软件”双管齐下,完善社区公共服务。
  前不久,居民盛女士来到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为参加总工会职工互助医保计划的母亲报销医药费。大厅里7个综合窗口一字排开。她在一个窗口前处理完母亲的事宜后,又咨询了失业人员领取救济金的政策及最近的求职信息,进一扇门,就能办好一揽子事。
  着力打造服务居民的社区中心,本市大力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目前,“三中心”已实现全市街镇全覆盖。“第四中心”——社区生活服务中心也已起步。浦东、静安、闸北等区成立社区服务行业协会,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为社区居民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