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徐汇招商 >> 徐汇要闻 >> 正文内容

徐汇推动院所企业园区破围墙 资源集优势互利共享

时间:2014-02-17 10:19:59 来源:解放日报

  一场名为“聚人才·创思维·谋发展”的漕河泾开发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沙龙近日在徐汇区举行。徐汇区域内中央和上海“千人计划”专家,上海领军人才和漕河泾园区重点企业代表聚在一起听专家深度解读自贸区政策,来自交大等高校的专家还就信息科技与现代设计、绿色软件等科技创新项目与大家交流互动、开展科技服务对接。从促成科研平台共享到构建产学研战略合作,徐汇区推动区域内大院、大所、大校、大企集成,让相关各方更好分享区域内创新创业资源的溢出效应。

  “以前,我们注重引资,现在更清楚‘引智’的重要。”徐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徐汇区与漕河泾开发区在“区区合作”基础上,创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目前基地已有中央“千人计划”人才19名、市“千人计划”人才12名、“浦江人才计划”人才5名、上海领军人才27名。

  上海“千人计划”专家戚涛的利策公司,被视为从“引资”到“引智”的成功案例。戚涛曾供职于全球排名第三的美国德希尼布海洋工程公司,2003年从休斯敦回国创业。徐汇区通过重大项目支持政策引导其落户开发区,创办国内唯一一家民营海洋油气工程设计企业。目前已拥有超过200名工程师的专业团队,利策公司通过区里配套人才专项资助等服务,还陆续引进3名中央和上海“千人计划”专家。“引智”背后是一系列政策支撑。徐汇区制定了人才政策和产业政策融合配套的“1+2”体系,3年内安排2亿元人才工作专项基金,用于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资助激励;对人才基地新引进的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给予专项经费资助;设立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创业配套资金。

  “硅谷创业比较强调个人能力和独立性,没人来管你,在徐汇则有一个强大的支持和服务系统。”“巨哥电子”创办人、中央“千人计划”创业人才沈憧还记得,2008年落户徐汇,从办理各种手续,到寻找合适的办公地,都有相关人员“引路”和陪伴。有一年,公司需要寻找合作伙伴和融资渠道,徐汇区专门组织了一场融资洽谈会,帮他解决资金问题;最近,为帮他打开市场,区里邀请科研院所、对口企业,搭建产品推介平台,不少企业表示对他的产品感兴趣,也有企业提出中肯建议。这种“定制服务”是他在美国时无法想象的,“对产业的支撑,可以用钱来做,对人才的扶持,唯有用心。”

  引进的“智”如何实现更高层次腾飞?徐汇区相关负责人认为,关键词是“资源共享”。17家企业280余台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巨哥电子”的工程师经常使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的研发平台做实验。今年,更大范围的科研共享机制正在推进。此外,区域单位间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也在尝试。交大为开发区培训金融人才,上海生科院与徐汇区合作成立聚科科技园区,交大入股海隆软件公司,还曾派出“科技特派员”到公司做技术支持。

  下一步,从事人才工作的区领导擘画清晰:徐汇区域内还有复旦大学医学院等10余所高校、中科院上海分院等120家科研机构,枫林生命科学联盟等10多个重点产业园区和92家总部型经济组织;区域内有“两院”院士100人、中央和上海“千人计划”专家95人。“如果这么多单位的‘围墙’都能打通,让创新创业要素融合互动,人才资源共享,必将是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