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松江招商 >> 松江要闻 >> 正文内容

一粒沙里见世界

时间:2011-12-06 14:19:04 来源:

  古人说:“文如其人。”感悟深刻的人才能写出警策动人的文章,体验真切的人才能写出打动读者的文章。因此,学作文其实也是学做人。学写作文的过程,也是学习对生活的感悟、体验、思索的过程,从而使我们感悟更深刻些,体验更真切些,思想更成熟些。现在许多学生缺乏真切的体验,缺乏感悟能力,对事物不会引发思考,因而很难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
  那么,怎么感悟呢?由物见人,感悟人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句话生动地揭示了感悟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从物象中寻找对人生的启示,领悟做人的道理。
  世界上的事物往往是相通的。人生中的许多道理、规律可以在世界万物中找到投影,得到感悟。老子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老天一年四季运行不断,生机勃勃,时间无限,空间无限,人也应该像老天那样,奋斗自强,不可懈怠;大地默默地承载万物,毫无怨言,不取报酬,人也应该像大地那样,承担重任,道德高尚。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天寒地冻,其他树叶都凋零了,惟有松柏仍然迎风斗雪,郁郁青青,而人也是在艰难的环境中才能体现出优异的品质。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说:“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他注重感悟万物的优秀品质,提倡向万物学习,成全高尚的道德。他的《爱莲说》是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显然,在作者的眼里,菊花、牡丹、莲花都不是一般的花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崇尚出淤泥而不染、亭亭净植的莲花。他的感悟一直影响到今天。
  现代作家贾平凹笔下的石头,因为它的丑,遭到世俗的讥讽,然而它曾经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它给了我们祖先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作者由此深深地感悟到丑石“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作者说的只是丑石吗?非也,那是对与丑石有着相同经历人生的感慨。
  中学生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善于感悟,把一花一草,一山一水和自己联系起来,从中领悟人生的哲理。
  有个学生在院子里散步,看到一根肥嫩的黄瓜被一根青藤缠绕着,瓜身上还有一道道被青藤勒出的伤痕。他觉得这样黄瓜生长就不自由了,于是伸手一根根地解开青藤,当最后一根青藤离开瓜身时,这黄瓜却坠落到了地上。作者抓住夏天黄瓜勒着青藤成长这一常人不注意的现象,联系自己,理性思考,以小见大,开掘出深刻的成长规律:在成长中要“寻找一些有助于自我成长的‘青藤’”,善待自己,就让自己勒着青藤成长。作者体验了,感悟了,认识提高了,文章也写成了。
  还有一个学生,看到屋顶上有一只小猫“骑屋难下”。猫在屋顶上绕着圈儿跑,慢慢地挪向屋顶的边缘,伸出脑袋小心地看看下面,又“嗖”地缩回来。在人们以为猫没办法下来时,这猫竟慢慢助跑,到了屋顶边缘,弓起身子,猛地一蹬腿,跃了起来,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抛物线。小猫轻轻着地,一溜烟儿就跑得不见了踪影。在对小猫所做出的特技般的动作目瞪口呆之时,她感悟到了人生的哲理:“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你敢于突破。如果你觉得恐惧,那么你就要学会面对它,在勇气面前,一切困难都会显得微不足道。”
  一篇《永远的胡杨林》的习作,学生从新疆胡杨林的美姿中,从它“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的传奇中,开掘出不一般的哲理:“生活中不也应该如此吗?面对困难,迎头赶上,哪怕留下一身的伤痕又有何妨?伤痕,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