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招商引资 >> 上海园区动态 >> 正文内容

上海自贸区扩展区域范围 打破园区优惠依赖症

时间:2015-01-16 23:09:19 来源:解放日报

  上海自贸区扩展区域范围

  (一)陆家嘴金融片区共34.26平方公里

  范围:东至济阳路、浦东南路、龙阳路、锦绣路、罗山路,南至中环线,西至黄浦江,北至黄浦江。

  (二)金桥开发片区共20.48平方公里

  范围:东至外环绿带,南至锦绣东路,西至杨高路,北至巨峰路。

  (三)张江高科技片区共37.2平方公里

  范围:东至外环线、申江路,南至外环线,西至罗山路,北至龙东大道。

  挂牌成立一年多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第三方评估报告摆在了公众眼前。数字能证明上海自贸区运转良好,但透过数字,评估者看到的是这场国家试验的变革核心:负面清单管理、贸易投资便利、金融领域创新、事中事后监管……

  不同的评估机构虽然评估方向各有侧重,但记者注意到,一个比较普遍的观点是:上海自贸区在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监管方式等方面实施众多创新举措,取得重要突破,打造了改革开放新高地,对全国范围的改革开放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试验催生发展理念转变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人们在期待之中,也有些许纠结和焦虑:一种声音来自企业——自贸区如果没有税收优惠,吸引力在哪儿?还有种声音来自其他开发园区——如果上海自贸区吸引力很大,企业都跑过去了,他们该怎么办?

  领导、专家,一次次“解惑”:上海自贸区是什么?它是制度创新高地,不是政策洼地;它是一项国家试验,不是上海的自留地;它是聚焦经验成果复制推广的苗圃,而非供人供己观赏的盆景。

  但,要打破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优惠依赖症”,并不容易,何况上海自贸区正在进行的是一场从无到有的试验。

  “过去,企业到银行来,问得最多的是贷款利率有没有优惠。现在,企业开口闭口都是‘FT 账户’。”透过中国银行自贸区分行的窗口,办事员眼中的微观变化折射着观念之变。

  一年间,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制度创新的魅力。贸易便利化降低时间成本,金融创新降低融资成本,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缔造着商业机会的各种可能性……每家企业来到上海自贸区,都会算笔成本账,天平一头是“人有我无”的税收优惠,另一头则是源自创新且想象空间无限的制度优势。

  试验催生改革创新智慧

  一个好的自由贸易区究竟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于这一问题,英国保诚集团董事长曼杜卡的看法富有思辨意味。

  “其实最好的自由贸易区往往是国家改革的先行者,应该是改革的促进剂而不是替代品,上海自贸区的创新会成为新的标准,反过来会推动竞争力、就业、经济增长,并且创造非常好的文化。”

  细细品读,可以从他的这段论述中读出很多意思。替代品,意味着成立上海自贸区本身就是改革举措,把上海自贸区建好就是完成目标;促进剂,则意味着把上海自贸区建起来,就是搭建一个国家级实验室,通过各种试验,积累经验,促进更大范围的变革。

  如果是替代品,可以一步到位,但这不是自贸试验的本意;定位于促进剂,就必须注重把握节奏,边试边改,这特别能考验改革者的智慧。

  在上海社科院经济所所长石良平教授看来,自贸试验第一年,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做得最多,迈的步子最大,超过其他任一领域。那么,其他领域是否还不够快?

  略带焦急的期待普遍存在,但从专家到企业家,普遍意识到不管是负面清单进一步缩短,还是服务业进一步开放,都需要把基础夯实,那就是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把政府职能转变落到实处,贯穿各项制度创新的始终。

  “在一定程度上,负面清单的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看政府的管理措施是否公开、透明、高效,让市场主体对市场准入、投资回报有稳定预期,这才是市场最关心的。”针对“负面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