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招商引资 >> 产业要闻 >> 正文内容

上海“人才20条”后又出台30多项细则

时间:2016-07-11 13:53:08 来源:中国上海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人才是核心。

  去年5月,上海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紧接着,第一个配套政策《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推出。被称为“人才20条”的新政实施一年间,又出台30多项配套细则,着力推动建立更加开放的人才集聚机制,为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了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不拒众流、方成江海,上海正推进落实这套新政,努力让海内外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

  引才

  市场评价让人才近悦远来

  人才队伍处于什么水平,决定了科创中心建设的水平。对于领军人才,上海求贤若渴。

  过去的制约正在突破。“终于可以继续在上海工作了。”一位海外专家去年刚过60岁,按照以往规定,居留许可到期后将无法续签。“60岁在这个行业还是黄金年龄,有着成熟技术和丰富经验。”这次新政,符合条件的高端人才可不受60周岁年龄限制,解决了超过就业年龄的顶尖专家无法入境就业的问题。数据显示,上海已为96名外籍高层次人才办理了5年期工作类居留许可并加注“人才”,其中27人年龄超过60周岁,同时突破了申办外国专家证的年龄限制,为72位65岁以上的外国专家办理了外国专家证。

  12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在上海落地,让上海成为更开放的人才高地。50岁的美籍华人刘辰去年9月领到了上海“001号”外籍高层次人才5年期工作居留证推荐函。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共受理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家属申请永久居留503人,通过公安部审批100余人,已拿证53人;为21名外籍人才办理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并加注“创业”。海外人才居住证(B证)有限期最高延长至10年,已办理1343人。

  外籍留学生就业同样得以“松绑”。在交大读完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印尼籍华裔张健炽成为第一个毕业后获得中国就业证的海外留学生。按照此前政策,外国在沪留学生需在国外工作两年才可申请在中国就业。张健炽觉得非常幸运,因为在上海“机会更多,也更有发展前景”。包括张健炽在内,目前已有39名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在上海工作。

  这一年,因政策变化,各类人才近悦远来。一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国内人才居住证积分达到标准分值并审核通过的有4044人,其中创业人才156人,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96人,企业高级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3792人;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5年并审核通过的有244人,另有320人正在审核,全部为企业科技技能人才;直接落户审核通过的有60人,其中企业高级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51人、企业家9人。

  让用人单位感到更高兴的是,新政进一步确立了人才引进的市场主体评价权。“政府在人才引进中突出市场发现的作用,给了我们很大信心。”落户张江高新区金桥园的安翰光电技术公司董事长吉朋松说。

  用才

  放权力、放收益、放空间

  最近,上海理工大学以太赫兹技术作为无形资产占股90%成立太赫兹研究院,其中80%股份将授予研发团队。上海海事大学以“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开发与应用”成果技术入股30%成立公司,其中75%将奖励给研发团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拟将专有技术以200万元转让给上海欣匀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用于换置10%的股权。这一分配方式,科研人员在过去“不能想象”。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只有破除人才发展体制性壁垒和政策性障碍,才能进一步释放人才活力,激发创新动力。为此,上海制订实施了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研计划专项经费管理、科研人员双向流动等一系列细则,在人才激励、流动、评价、培养等各环节下放权力、放大收益、放宽条件、放开空间。

  离岗创业,让人才流动有了“缓冲地带”。上海金融学院副教

上页 1 2 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