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招商引资 >> 产业要闻 >> 正文内容

文化产业创意人才奇缺

时间:2013-11-28 10:49:08 来源:南方日报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模式发源并崛起于深圳,但当我们谈起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企业时,只会提起腾讯、华强、雅图、环球数码等领军企业。近日在深圳举行的2013文化科技创新论坛上,有专家认为,深圳如今的文化产业人才缺口太大,文化企业投入科技研发的自觉与实力尚不能适应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众多小微创意企业亟待政府扶持。

  问题:文化科技产业人才缺口大

  建议:政策扶持应倾向小微企业

  从全球来看,文化产业创新有四个竞争要素,即科技、人才、资本和创新环境,显然,人才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而吸引或培养人才,则需要有文化宜居的环境和适合创新创意创业的环境。不过,深圳南山区文创办主任程宏坤却表示,深圳如今的文化产业和科技产业中,人才缺口太大。

  实际上,深圳并不缺乏吸引文化创意人才的优势。深圳大学副校长李凤亮认为,人力资源、技术、资本需要依靠完善的机制才能流动,深圳的市场机制比较发达,有自由包容的浓厚氛围,能够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多的容纳空间,对有着创新创意创业梦想的年轻人有很大的吸引力。日前,国家文化创新中心落户深圳大学,将打破学科限制,整合深圳多家科研机构的力量,为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决策提供智库支持。

  然而,生活成本高却成为制约人才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前就有80后深漂发出万言书,直言“深圳,我为你羞愧”。但李凤亮还提到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目前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仍集中在大企业这样的“文化航母”上,对于小微企业等个体的创新扶持,还有进一步加大的空间。

  据了解,目前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每年安排接近1亿元用于资助公共技术平台和核心技术研发项目,帮助处于发展瓶颈的文化科技企业攻克难关,以及在转化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性问题。

  不过,这些专项资金却集中在大企业手中。“应该密切关注小微企业,推动个体创意的发展,有利于创新环境的形成”。李凤亮认为,上世纪90年代初,马化腾在深圳开始做QQ时,谁也没想到20多年后会发展为全球的互联网企业。政府应该创造环境,让小微企业和创意个体,在深圳这个新兴城市得到自由成长。

  事实上,政府在支持创新方面,仍然面临两难的情况。英国国家科技艺术基金会NESTA创意经济部主任Hasan Bakhshi教授表示,政府要知道哪个创新是值得支持的,并确保所支持的项目是最可能成功的。

  为了解决这个两难境地,Hasan Bakhshi提供了英国在这方面的做法。他所在机构和英国的艺术委员会、人文委员会联合,成立了数字研发基金来支持艺术产业的发展,包括艺术和文化组织、技术公司和学术研究界的合作。除了鼓励合作性研发外,该基金更鼓励参与的公司进行信息共享,即便是失败的经验,“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不断重复的失败成本”。

  可见,如果有基金会提供信息共享的平台,政府扶持的小微企业会大大减少失败成本,提高成功率。

  问题:多数文化企业研发投入不足

  建议:文化产业应有危机感紧迫性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模式发源并崛起于深圳,但并非所有企业都具备文化科技融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忠表示,无论是从深圳还是全国角度看,目前文化内容为王的目标还没有实现,总体来看,文化企业投入科技研发的自觉与实力尚不能适应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文化制造产业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仍然偏大。

  “很多企业还没意识到文化科技融合的重要性,辐射面仍然不够。”李凤亮认为,提起深圳文化科技融合的企业,总是离不开华强、雅图、环球数码等领军企业,但更多传统的文化加工型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即便是有些企业将文化与科技运用于产品中,目前也只能做到表面上的融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