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招商引资 >> 投资上海 >> 正文内容

2014上海书展13日开幕

时间:2014-08-13 10:31:59 来源:中国上海

  上海书展8月13日开幕。迈入第11个年头,曾经的辉煌与成就都停留在了过去;新的起点,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图书的选择、活动的水平、思想的生发,这些都是决定整个上海书展质量的要素。

  “事实上,我们离一个成功的书展还有很长距离。”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说,“为此,我们依然在不断调整办展思路,适应市场变化与读者需求,为读者开展高层次的阅读文化消费创造条件。”

  搭起阅读世界的桥梁

  在8月11日中文版《大河湾》首发式上,一位年约10岁的小男孩抢到话筒,激动地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苏·奈保尔表达了赞美与敬仰。台上,已过82岁的奈保尔露出微笑,眼神中充满了喜悦与惊讶。

  这已经不是上海读者第一次让世界级文学家感到惊讶了。虽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如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勒克莱齐奥这样的名字毕竟还显得陌生。但在前年的上海书展上,这两位来沪开讲的作家被早早赶来、排成长龙的中国读者吓了一跳。勒克莱齐奥就曾向主办方工作人员表示,“没想到上海的读者这么热情。”

  上海国际文学周策展人、作家孙甘露曾这样评价邀请世界各地文学名家的动机:“其实每年过境上海的国际知名作家很多,但很多只限于大学、媒体等专业圈。书展把他们专门请来,这对很多普通读者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经历。”

  正是在这样一个兼具稀缺与公益的场所,每一个读者的每一种需要有了被满足的可能。随着11年的不断发展,上海书展也在不断完善它的内容提供:从上海国际文学周、学术出版上海论坛,到“上海科协大讲坛”暑期院士系列科普讲座、“望道讲读会”系列学术讲座,不断增设的活动种类让除了文学爱好者之外的更多读者成为书展拥趸;平日白天的上海书展仅能满足退休老人与学生逛展,于是为上班族设立的书展夜场一再推迟闭馆时间,去年甚至还出现了专为夜猫子服务的“通宵书展”;除了最常见的大众图书,孩子们能在这里找到“童书嘉年华”,学者们能在“学术出版馆”徜徉,青少年还能找到自己心爱的海外原版漫画书。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声音在这里聚集碰撞,呈现出一片互敬、理解、包容的和谐。这样的上海书展正是一座桥梁,能让最普通的读者身在一城、阅读世界。

  将阅读的种子撒播更远

  对上海书展的关注,不只有读者。2012年上海书展,有记者认出了北京崇贤馆营销负责人孙彩亮。孙彩亮并不是来出差,而是自掏腰包飞来上海书展学习经验的。

  对于全国各地的出版社来说,上海书展的吸引力在于其寻找阅读推广方法时的不遗余力。为了吸引全国最好的图书资源,上海书展组委会在全国率先推出了零租金招租政策。“我们为中国最好的出版机构提供最好的服务,对其他有很强出版实力的地区,我们也邀请他们作为主宾省、主宾市来沪参展。这之后,还专为一些大社、名社设立专馆,让他们组合出拳。”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阚宁辉介绍。

  2012年,一批专、精、特的民营实体书店入驻上海书展,成为上海书展的保留特色。除了季风书园等本土知名书店,如北京的字里行间和杭州晓风书店等外地书店,也因为“免租金、送装修”的优惠政策得以相继入驻。而除了传统的纸质图书,广播故事、网络会客、数字出版等种种媒介传播手段都已纳入上海书展,织就了一张全方位的立体推广网络。今年7月亮相国际印刷周的“e本起印”也将亮相书展,读者可亲自操作,买到自己心仪的甚至已经绝版的书籍。

  如今,上海书展组委会已联手17个区县,在全市区县图书馆、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民阅读活动。“未来,我们可能还会将眼光放到更多学生组织的读书会,在资源、经费上给予他们支持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