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招商引资 >> 投资上海 >> 正文内容

"医患直通车"发车 病人医生打开窗户说亮话

时间:2014-12-23 22:20:03 来源:劳动报

  打开天窗,说出心里话。昨天,中医医院“医患直通车”正式“发车”。写了三年投诉信的老先生、给市领导写信为一位好医生评不上职称“打抱不平”的患者以及一些最容易“擦枪走火”岗位的医护人员,他们争相走上讲台。院方表示,“医患直通车”致力于搭建一个让医患双方都能打破沟壑、解开心结、畅所欲言的沟通平台。

  提意见帮你们好上加好

  老丁从2011年开始在市中医医院就诊,“配一次药至少等两小时”,老丁说,他给药房写了第一封信,希望能提高效率。很快,中药材从当场称重改成预包装,配药时间缩短到1小时以内。可是他发现,预包装里的药有时多了,有时又“缺斤短两”,“这样不是会影响疗效吗?”于是又反映了这个情况。经过院方和药材厂的多次协调,药量不准确的问题也解决了。以后,他又就药袋漏药、滚动屏号码太多看不清等问题先后上书。

  第一次和这位较真而讲理的病人面对面,药剂科副主任徐浩铭倍感压力,“经常遇到上来就吵架的病人,有时候我们连说话的机会也没有,像这样写信的不多。”虽然被“监督”了好几年,但在听完老丁看病经历后,小徐终于理解了他的“执着”:“病人天不亮就来挂号,等到我们这个环节,可能已经在医院里待了几小时,身心俱疲,他们也不容易。”医院党委副书记朱凌云教授说,有段时间药房每天加班到晚上9点,“有工作人员的家长找到医院,说我们实在加不动了。”他透露,医院食堂给药房开了领饭绿色通道,希望发药人员能赶紧吃完饭回去干活,这句话引起了在场很多人苦涩一笑。

  经过几番观点交流后,老丁激动地站了起来:“你们也太苦了,我今年85岁,得过肺癌,在你们这里治疗以后状况蛮好,谢谢你们,为我们做了那么多,我会继续提意见,帮助你们好上加好。”

  我有一肚子话要说

  “医生不能把病人当成天生的被告,病人也不要觉得医生就是想骗你。”医疗纠纷办公室主任朱几次要求发言,“我有一肚子的话。”有位病人家属要复印病史,按照规定,这是病人的权利。但当值医生不知道,闻讯大惊失色,一把将病历揣进怀里。家属一着急,就扑上去抢病历。“本来一件很小的事,因为不信任,最终演变成一场纠纷。”朱说,因为沟通不足,当下医患双方彼此出现了妖魔化对方的倾向,对一些正常反应过于敏感。

  刚刚吊好针的病人老李闻讯赶来,“看在我吊针的份上,让我说三分钟。”他表扬了所在科室的护士,也提出了对改善伙食的建议。“病人一多,大家情绪容易焦虑,对我们来说,负面情绪尽量不带给病人,学会自己控制。”肾内科龚医生说。

  心灵的窗口要打开

  “医患直通车”将作为医患沟通的一项长效机制,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可以来吐槽、诉苦、抱怨,把心里的委屈痛苦在会上倾诉。

  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陆嘉惠说,对话活动今后每年至少搞一次。她表示,常有医务人员抱怨病人对看病服务要求太高,而医院因为医疗资源有限无法全部满足。但是对于每一个家庭而言,医院的一点点疏忽怠慢都可能造成客观上的伤害。她认为,化解医患间的心结,一方面需要医护人员转变观念,增强主动沟通的意识;另一方面,也要给患者提供表达和倾诉的通道,使意见有人倾听、怨气有地方发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