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招商引资 >> 业内视点 >> 正文内容

银行体系流动性趋紧 未来货币调控或倾向调结构

时间:2010-05-25 09:11:23 来源:中国证券报

    5月中旬以来,此前紧缩性货币调控政策的累积效应逐渐显现,银行系统内资金面日益趋紧。分析人士表示,在银行体系流动性由异常宽松转向适度宽松的过程中,未来央行货币调控也将从调结构的角度出发,更加倾向于讲求适度和平衡。

    银行资金面吃紧

    货币网数据显示,5月中旬以来,反映银行系统流动性宽裕程度的资金市场利率水平持续攀升。5月24日,银行间市场上质押式回购利率隔夜品种、7天品种和14天品种分别报1.7549%、1.8825%和1.9544%,分别较前一日上涨7.23BP、5.72BP和11.25BP,比2月21日更是大涨28.53BP、38.31BP和43.89BP。资金利率水平升至春节后高位,说明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程度已经仅次于春节因素导致的暂时性冲击。

    同时,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回购情况,也直观地反映了其资金头寸趋紧的状态。通常情况下,全国性商业一般是作为银行间市场的主要资金融出方参与交易,而数据显示,从5月中旬以来,国有商业银行质押式回购净融出规模呈现趋势性下降,并且在5月21日、24日出现罕见的净融入现象,两日分别净融入192.37亿元和539.73亿元。量的下降和价格的上升,反映了供给收缩的力量。

    对于近期资金面趋紧的原因,市场人士指出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央行系列紧缩性调控政策的累积效应显现。今年以来,通过三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春节以后连续11周公开市场净回笼,央行已从市场上抽回流动性近两万亿。其次,居民储蓄存款增幅下降,而实体经济的复苏也使得更多的企业存款流入流通领域,使得部分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存款有所下降。第三,今年以来债券火爆,而前期回购利率一直保持低位运行,存在一定的套利空间,因此部分机构存在放大操作的动力。

    央行数据显示,一季度末金融机构超储率下降至1.96%。有业内人士预计,5月份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超储率已下降至1.5%左右,逼近商业银行底线。正是从第三次正式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5月10日起,调控产生的边际效应开始增大,资金利率开始了攀升之旅。

    货币调控将更讲求适度和平衡

    对于未来银行系统资金面的趋势,有的观点认为,流动性趋紧仍是大势所趋,而有的分析人士则表示,目前作出判断还存在较大风险。

    招商银行分析师认为,虽然回购利率创下春节以来新高,但从更长期的角度来看,目前流动性并没有明显趋紧。在未来货币政策上,尽管经济增速出现放缓迹象,目前增长动力并没有缺失,宏观调控也留有余地,全年经济增速维持9%以上的水平并不悲观。加上通胀压力已经有所显现,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施不会改变。从这一点来看,资金面持续宽裕的局面难以持久,资金成本抬升趋势难以改变。

    安信证券分析师则表示,目前来看,一方面,支持之前央行大力回笼的理由还存在,比如控制通胀预期,在汇率、利率政策制约背景下,有必要维持数量型工具的力度等等;但另一方面,也同时存在着不支持继续紧缩的理由,比如复杂的国际环境使政府政策的关注点偏向经济增长等等。因此,现在对资金面的未来趋势做出判断存在较大风险,还需要继续跟踪。

    而从近期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操作变化,也许能帮助我们发现一些货币政策调控方向的端倪。上周,公开市场发行利率出现结构性变动,3月期央票利率上升4.04个基点,3年期央票利率则继续下行2个基点,净回笼量仅为510亿元。央行此次公开市场操作长短期限央票利率的重新定位,目的在于平衡公开市场政策工具的期限结构,引导市场需求均衡合理分布。

    4月初,国内经济过热风险与外部流动性冲销压力均呈现上升趋势,重启3年央票以延长资金锁定期限、提高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