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崇明招商 >> 崇明要闻 >> 正文内容

由岛成“桥” 崇明迎考

时间:2012-01-16 14:12:30 来源:

  两年前,长江隧桥建成,使崇明摆脱孤岛命运,成为背靠大上海的“半岛”。如今,崇启大桥通车,再一次历史性地改变了崇明的交通条件和区域位置,使之成为南北陆路贯通的重要“岛桥”。
  长虹卧波,天堑成通途。从现在开始,日益增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都将从这条大通道呼啸而过,上海资源配置范围将直入苏北腹地,广袤的苏北地区也将接轨上海、融入上海。
  然而,连接这条南北大通道的崇明岛却面临一种巨大考验:一方面,崇明优越的交通区位和生态环境为其“截留”住南来北往的资源要素创造了极好机遇;另一方面,如果生态岛缺乏足够的承载力和吸引力,非但“截留”不住,就连岛上原有的发展要素也会被综合成本更低的苏北地区吸引过去,“大桥经济”就会变成“过路经济”。
  机遇当前,挑战并存,生态岛如何应对这种“岛桥效应”?
  流动已经开始
  在浦东长江隧桥入口处,一块启东经济开发区和启东创新型经济园的招商广告牌在几个月前就已矗立起来,上面醒目地写着“45分钟轻松抵达浦东国际机场”。崇启大桥通车,启东及周边苏北城市都打出了 “跨越长江、率先崛起”的发展口号,并在沿江沿海地带设置了一批产业园区。
  友声衡器是一家由崇明企业家创办的科技型企业,年销售过3亿元,在国内衡器领域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家企业的主要技术人员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其研发中心选在闵行,而生产基地一直设在崇明本岛。但最近,友声衡器准备将大部分生产车间迁往启东,在崇明仅保留核心部件的生产。
  友声公司算过一笔账,启东的土地成本不到崇明的一半,人工成本也相对较低,生产基地搬迁后,与研发中心的空间距离只远了几十公里,但是企业的综合成本却可以下降5%到10%。
  打着同样算盘的企业不止一家。崇明县经委主任沈忠告诉记者,与上海市区比,崇明的商务成本较低;但是与启东、海门等地相比,崇明无论是土地成本还是劳动力成本都相对高企。在崇启大桥开通后,出于生存发展的考虑,一批土地和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企业将不可避免地会流出崇明。
  调整恰逢良机
  崇明县发改委副主任宋汉忠认为,土地和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企业主动迁出崇明,虽然短期内会影响岛上居民的就业,但对于生态岛长远发展而言,利大于弊。
  《崇明生态岛建设指标体系》明确,崇明将建成自然生态健康、人居生态和谐、产业生态高端、国际竞争力强和引领示范作用突出的世界级生态岛。为了这个目标,崇明一直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制定了能耗每年下降4%的指标。一方面,崇明县对进入岛内的投资项目设置了产业导向审查、能耗考核和环境影响评估三道“防线”,对不符合生态岛定位的工业项目禁止上岛;同时,对岛上原有的高能耗、高排放的企业实施“关停并转”。 (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据崇明县经委统计,岛上的高能耗、高排放企业数已从2008年的160家缩减至目前的60家。
  高能耗、高排放的企业中,绝大多数都是土地和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企业。崇启大桥通车后,这部分企业主动流向综合成本更低的苏北地区,客观上将加快崇明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
  “崇明未来将与江苏启东、海门等地区形成错位与竞合发展的格局。”宋汉忠告诉记者,崇明将以优质的生态环境、优越的交通区位以及积极的配套政策优势,重点聚焦在旅游业、养老产业、数据产业、海洋装备产业和生态农业。
  寻找新的机会
  沪崇苏越江通道贯通,崇明一肩“挑”起了沪与苏,成为沿海大通道中的重要节点和上海连贯苏中、苏北的枢纽。交通条件和区域位置的巨大改变,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机会。崇明县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裕平认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出崇明带来的就业影响,完全可以通过这些新机会进行弥补。
  首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