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数据报告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报告中心 >> 市场综合数据报告 >> 正文内容

中国专利商品化率不到20% 多数仍在"沉睡"

时间:2014-09-15 17:23:38 来源:

的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并对专利申请给予了各种资助或补贴。这些措施的本意是推动科技创新,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专利质量评估体系,往往造成专利数量的过度膨胀,质量下降也就在所难免。此外,将高新企业认定、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立项及验收等与专利挂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不少企业申请专利不是为了“使用”而是另有“打算”,导致专利转化无从谈起。

    调整激励和考评机制

    我国发明专利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要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

    首先,要调整各种考评机制,解决“指挥棒”的问题。要采取措施,推动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立项与验收政策的重点转向专利检索分析、专利实施许可收益等指标;推动创新能力评价政策的重点转向发明专利占比、授权率、被引用率、权利要求项数、维持率和实施率等指标;推动人才评价和支撑晋升政策的重点转向发明专利数、专利稳定性、专利被引用率、专利实施等指标。

    其次,要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和资助制度,包括调整资助对象、淡化申请量、突出授权量、淡化实用新型专利、突出发明专利。同时,将政府资助政策从前端转移到后端,从资助专利申请转移到专利运用,以此加大对专利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尤其是要充分发挥企业在专利各环节中的主体作用,营造有利于企业专利活动的良好环境。

    专利质量的提高是渐进过程。当前,我国在提升专利质量上已经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先后出台了多个指导性文件,引导相关主体形成更加注重提升专利质量的良好氛围。事实上,我国专利申请质量、专利结构也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以上海市为例,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8108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5%,发明型专利申请量提高3个百分点。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将逐渐从“专利大国”发展成“专利强国”,为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强大动力。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