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招商引资 >> 业内视点 >> 正文内容

平新乔:这一轮国企改革的新特点

时间:2015-03-15 16:53:59 来源:新浪财经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4AZD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 前两轮国企改革的历史遗产和这一轮改革的出发点

  这一轮国企改革将会与改革开放30年里已经进行过的两轮国企改革有很大的差别。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国国企进行了第一轮改革,时间大致在1984-1993年间。那是放权、让利、让国企在价格双轨制下实行市场价格的边际调节,改革方式是各种各样的承包制和利润留成。总体说来,第一轮国企改革是在国企占主体地位并由计划主导的经济中动了国企的激励机制。

  第二轮国企改革大体是在1995-2004年这10年里进行的。那是国企“抓大放小”,国企在战略布局上做了大的调整。国资和国企在制造业、尤其在竞争性的制造业里大量退出,而相对地集中投资于基础产业(开采业、能源产业)与服务产业。这第二轮国企改革的结果是,国资和国企在绝对量上都大大壮大发展了,同时在相对比率上,国资和国企在制造业已不占主体地位了,放出一种国资主导、民营资本和外资积极参与并在制造业上占主体地位的多元格局,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架构得以形成。

  经过前两轮国企改革,中国的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在过去的十年里有了很大的发展。根据中国国资委[微博]2013年提供的数据,中国的国有资本规模,已从2005年底的86233.3亿元增长到2011年底466830亿元。即中国国有资本在7年内增长了5.41倍。但是在分析国有资本与国企的现状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特点:

  1,国资的快速增长,与2008-2011年中国政府的4万亿元的投资刺激计划和各级政府的融资平台投资有很大关系。数据表明,中国国有资产的总量在2005年至2008年间的增速在15-20%之间,但是在2008年底到2010年底的两年内,国资的规模就增长了2.836倍,增加额为24.2万亿元。国资的这个增加额正好与中国政府的在同时期内的新增债务规模吻合。这绝不是一个巧合。它说明,中国的国资在2008年底至2010年之间的膨胀,可能隐含着很大的债务风险和资产风险。

  2,目前,国有资本仍然在基础产业和服务业这两翼相对集中,这从表1可以读出。2005年底到2011年底,中国国有资本的60%左右是投资于基础性行业的,从2005年到2011年,投资于基础性行业的国资占全部国资的比重已经下降了近6个百分点,加工行业的国资只占到全部国资的10-15%,并且这个比重从2008年以后从15%下降为10%,说明中国国资在基础产业和制造业里是在相对收缩。另一方面,在服务业里的国有资本占全部国资的比重,已从2005年的24%上升为2011年的31%左右。即国有资本正在从基础产业和制造业里相对收缩,而在服务业里进一步扩张了近7个百分点。目前,国有资本仍然在基础产业和服务业这两翼相对集中。这个格局说明,中国经济在未来要提升基础产业和服务业,就必定会与国资和国企改革联系在一起的。

  表1

  3,从表1,若我们进行历史的比较,就不难发现,尽管中国国有资本的行业分布相对比率在服务业是上升的,在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上是相对下降的,但是从绝对量上看,则在基础产业、加工(制造)业、服务业上,都是年年大幅度上升的。

  从2005年底到2011年底,全部国有资产上升了5.41倍;服务业内的国有资产增长最快,同期上升了6.8倍;加工(制造)业内的国有资产在这6年里上升了5.16倍; 尽管基础产业内的国有资产增长稍微慢一些,6年内也增长了4.92倍。

  4,中国国有资本在主要的基础行业和服务行业中占了主体地位。我以2009年中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微博]数据为依据。到2008年底为此,在十几个一位数行业中,国有资本占主体地位的行业都集中于基础行业和服务行业。在制造业里,国有资本占总资本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