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招商引资 >> 业内视点 >> 正文内容

评论:从GDP增速7.4%看经济运行不容易

时间:2015-01-21 21:27:05 来源:环球网

  在所有的“不容易”中,最突出的“不容易”很可能是财政。去年财政增8.3%,今年随着结构调整尤其是压缩过剩产能做减法,以及“财政提款机”房地产业高峰已结束,财政增幅有可能继续下行,部分资源型省份的财政甚至会出现负增长。

  去年GDP同比增幅7.4%——国家统计局昨天上午公布了衡量去年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分量最重的统计数据。

  各界对去年宏观经济运行数据评价不一。官方的评价是:去年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也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加了一句“总之2014年非常不容易”。

  马建堂的一句“非常不容易”道出了去年中国经济运行的实情。鉴于去年中国经济的三大传统动力依然是投资、外贸和消费,我们不妨从这三个方面着手辨析和体味去年中国经济呈现怎样的“非常不容易”?

  投资倚重基础设施 新兴产业面临饥渴

  先看投资。去年投资同比增长15.7%,单看总量,该数据虽说比过去几年的均值要低一截,但总体上还算拿得出手。看投资的属性分布,国有投资增长15.7%,民间投资增长18.1%(总占比已达64.1%),可见向民间资本开放投资领域的系列改革措施已部分见效。再看投资分布,一产投资增幅33.9%,二产投资增幅13.2%,三产投资增幅16.8%,说明投资的总体投向与中央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方向基本吻合。

  然而,在投资增幅尚说得过去的同时,我们还要看投资的具体投向。从公布的各行业产业去年实际投资增幅看,假如没有去年基础设施投资的一再加码(譬如,仅铁路投资一项,去年全年就比年初计划追加了四次),去年全年投资增速的实际跌幅就会大出许多。

  人们乐见事关夯实发展基础和民生改善的基础设施投资的大幅增长,但老实说,即便继续维持这样的大强度增长,许多项目对中西部民生改善而言,依然属于“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问题在于,投资的增幅也有一个在各行业内部的平衡问题,许多投资尤其是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如果把握好投资节奏,利用节奏的空隙期把前期论证和设计做得更为充分和优化,建成后的费效比一定会更高。

  若对去年高铁、货铁、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投资一再加码的现状稍作深探,不难发现,其中多少带有避免宏观经济失速过大的功利性考虑。如此情形,犹如一定程度的“寅吃卯粮”,虽说此举属于避免市场信心更大流失而采取的不得已而为之,但由此伴生的副作用亦不能忽视——至少,它在一定程度上挤占和减弱了同样面临资本饥渴的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和强度,并产生新的行业间的结构性投资失衡。

  由靠量取胜到靠质增效 外贸转型很难一步到位

  其次看外贸。昨天的发布会后,多位在央媒亮相点评的专家力挺去年的对外贸易数据。去年进出口同比增幅只有2.3%,已连续第三年未能完成年初确定目标。尽管去年的数据更为难堪,但换个角度亦比前年更显“好看”。其中道理,就在于去年国际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橡胶、棉花、大豆等中国需求最大的基础原材料和大宗农副产品价格普遍大跌。如果把这层因素考虑进来,中国去年的进口呈现为实物进口数量大增而价格大跌。此外,由于全球经济依然疲软,去年出口商品价格也在一路走低。

  故而,若把上述两大因素考虑进来,若改用2012年的价格重作计算,商务部专家称“剔除跌价因素后去年外贸实际增幅至少达到8%”,这一结论是可以成立的。问题在于,当下中国外贸面临的突出困惑是,中国外贸由靠量取胜到靠质增效的转型很难一步到位。由此判断,外贸在未来数年很难再作为拉动经济增幅的“第一动力”,外贸连年失速状态至少还得持续若干年。

  网络购物“消费泡沫” 居民收入增速迟缓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