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精选
  • 专题
  • 数据
  • 报告
  • 开发区
  • 经济园区
  • 产业园区
  • 办公楼宇
  • 招商引资
  • 工业厂房
  • 区县
  • 板块
  • ·满足中小企业需求 浦东软件园开建·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有望年内出台·重装备产业·民用航空业·电子信息制造业·汽车制造·软件及信息服务业
    您现在位置:上海招商网 >> 公司注册 >> 独家报告 >> 正文内容
    上海经济园区的发展模式演变及前景预估
    www.zhaoshang-sh.com 09-06-29 11:17:07 上海招商网
      从90年代初至今,上海郊县的经济开发区均以数量增长为目标体系,上海私营经济处于数量增长的粗放式发展阶段。

      上海经济园区的发展模式演变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同时也为上海的经济发展抹下了重重的一笔,经济城的发展直接折射出了上海的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道路。上海最早的民营经济的发展基地源自1992年的上海青浦县蒸淀镇(现在为青浦区练塘镇)的富民经济开发区,这是华东地区首家经济开发园区。在九十年代,上海区县一级工业系统中,不少全民、集体所有制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生产设备老化、职工年龄老化、产品结构老化,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南部的广州深圳作为特区在迅速的发展,上海面临着必须构筑多元化经济模式、迫切需要发展市场经济的大潮涌动,青浦作为老一代革命家、经济学家陈云的故乡,新的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诞生具备较好的政治基础,同时这种模式的发展背景是,上海原是个老牌的工业大城市,原来国有经济的比重占绝对优势,商品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人才济济,但改革开放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把改革国有经济作为重点,计划经济仍然严格控制,所以私营经济在城区内发展空间较小。不说别的,民间投资者要在市区内找一块空地都很困难。这是上海市私营经济发展起步晚的主要原因。直到九十年代初,上海市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不仅少于天津市,而且少于北京市。但是,个体私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是中国经济的活力源。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不使个体私营经济有较快较大的发展,就无法尽快改变和完善地区的所有制结构,也不可能建立起市场经济的新体制,甚至不利于国有经济的改革,更不能使地方经济建设获得更大的发展速度。上海市领导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从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以后,上海市便凭借思想解放的东风,毅然采取了在郊区各县建立民营经济开发小区的措施,改善投资环境,大胆地吸引民间投资,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尤其是私营经济的发展。于是1992年青浦县“富民私营经济开发区”的成立,就是进行这种试验的先行者。

      自1992年富民私营经济开发区成立以来,各个郊县闻风而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使这一部分经济发展模式,以空前的速度发展起来。到1998年底,上海市农委审批通过了在郊区建立了九十二个私营经济开发区,单是青浦区就有35个。从而使上海市私营经济的总户数,一下子跃进到13万户。在三大直属市中,稳居首位。而上海市民私营经济的大发展,主要是依赖了私营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自1992年到1998年的年度中,相当一批的客户注册落户在上海的郊县,这些客户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弄潮儿,其中不乏大型的民营企业的诞生,在长三角,浙江的温州模式是个体户的发展模式,而在江苏的苏南是坚持集体所有制,以社区组织为主体创办乡镇企业。而上海发展民营经济的模式是大城市的发展模式,他引领带动的上海周边城市的民营积极发展的趋附作用,打上海的牌子,设立上海公司一度成为江浙一带民营公司的首选,于是上海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日俱增。1994年、1995年、1996年这三年是上海的民营经济城大规模设立的时间,从此这打开了私营经济小区的的发展大门,但是同时,一些不规范的招商行为也出现了,因为园区的部分客户成立的是空壳公司,虚假注册资本导致部分经济诈骗案件的发生,于是自1997年开始,工商部门开始控制园区的招商行为,要求园区的招商点办理招商许可证,进行一系列的招商培训,对于大规模发展的私营经济小区进行引导发展,上海市农委也开始部分控制审批经济小区的成立。但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大潮是无法抵挡的,为了顺利的发展地方经济,96年开始,一些私营经济小区把“私营”的称号拿去了,就叫经济开发区或是经济城,把实体招商和商贸注册
    上页 1 2 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