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探讨长江口北翼之变

时间:2009-11-18 15:15:34 来源:解放日报

  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上海与长江口以北的交通联系,一直是沪苏两地经济合作的“短板”所在。长江隧桥和崇启大桥建成之后,长三角一些具有特殊区位和资源优势的地方有可能获得快速发展。

  只有打通长江口以北这个“关节”,长三角一体化的合作进程才能真正全面开展。如能淡化行政约束,加强资产融合,形成联合实体,合理分配利益,那么长江口北翼的巨大发展前景,是清晰可见的。

  主持人:解放日报见习记者 封寿炎

  嘉宾:王明志(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郑德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

  封寿炎:长江隧桥开通后,这段时间崇明岛游客爆棚。2011年崇启大桥通车后,上海到江苏启东的车程将缩短为1小时。江海交通阻隔不再,长江天堑变通途,这对于上海和江苏长江口以北区域的经济合作,将产生怎样的突破意义?

  王明志: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上海与长江口以北的交通联系,一直是沪苏两地经济合作的“短板”所在。但是两桥落成后,将极大改善上海与其北翼苏中、苏北地区的交通联系,特别是建立与南通启东市等沿海地区的便捷运输通道,这对于进一步密切长江口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实现资产、资源的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众所周知,以上海为中心、苏浙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长三角经济走向一体化、拉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起着基础性作用。但是,长三角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腾飞,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港口通过能力的同步增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长江口隧桥和崇启大桥的建设,将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长远发展、开辟新的深水港区提供新的战略选择。

  封寿炎:因为天然的交通隔断,对长江口以北在长三角一体化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少人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甚至还存有一些偏见。上海北翼这些地区的优势主要在哪里呢?

  郑德高:上海的土地越来越金贵,而长江口以北地区,最大优势是土地资源丰富。他们不但拥有大量开发成本较低的存量土地,而且可以填海造地,增量潜力很大。上海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产业转移。上海的重化工业比重很大,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高新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而且我们的研究还发现,上海很多工业用地的效益其实是低于周边地区的,所以上海的工业必须往外发展。但是,因为第三产业的发展不能脱离工业的支撑,生产性服务业需要二三产互动等,上海的工业又不能转移得太远,最好是转移到周边地区。这样长江口以北沿江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比如崇启大桥所连接的启东,它距浦东机场仅50公里,跟上海市中心到浦东机场的距离差不多。这些城市和地区有可能成为上海产业转移的首选地。除了区位优势之外,启东还拥有吕四港这样的港口,可以围绕港口建立临港型工业。从苏北地区来看,依托吕四港将整个临港型工业建立起来,无疑也是明智的选择。

  封寿炎:可以预见,随着桥隧工程的陆续建成,上海和江苏的合作将从“沿江发展”的模式拓展到“沿海合作”,这究竟会带来怎样的改变?

  王明志:长江口北翼启东等沿海地区深水岸线是非常宝贵的港口资源。依托于此,可以预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经济发展的能力将会大大增强,长江口北翼启东等地区港口经济将会得到跨越式发展,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区域联动上将出现全新局面。

  郑德高:目前上海所属的区域经济主要沿着沪宁线、沪杭线来布局,包括南京、宁波、杭州、上海等,构成“Z”字型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上海处于末端,只能辐射沪宁沪杭线。长江隧桥和崇启大桥建成之后,既有利于江苏发展沿海地区,又有利于上海增加辐射面。在未来以上海为核心,北翼的启东、盐城、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