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太阳能产业“优胜劣汰”

时间:2009-08-11 13:27:35 来源:搜狐

    30%!当国内光伏产业巨头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作出此决定的时候,已处于半停产状态。前几年冬季,尚德开工率都在60%以上,现在开工率只有一半。不过,对于数千名员工被裁一事,无锡尚德的管理层更愿意将此解释为“淘汰”。

    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表示:“新能源行业里我们受到的影响还比较小,现在还不是太阳能行业最困难的时期。”在太阳能产业链条的上游,以硅片制造为主业的江西赛维LDK太阳能公司也受到了冲击。赛维LDK总裁佟兴雪告诉本刊记者:“比较大的影响应该是今后的融资可能会困难一些,但我们的订单仍然在上升。”

     中国光伏产业巨头天威英利有关负责人也表示,由于面对金融危机企业作了充足的准备,同时,企业市场已经拓展到欧洲大部分国家和美国,市场容量比较大,所以,金融危机对其有影响,但不严重。

    2月10日,天威英利在美国公布200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天威英利全年业绩增长显著,第四季度业绩出现下滑。根据该报告,天威英利2008年全年光伏组件销量达281.5兆瓦,同比增长97.54%,超过270兆瓦~280兆瓦的原销售计划;全年实现净利润 6.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35%。2008年第四季度光伏组件销量达78.8兆瓦,环比下滑1.5%,同比增长54.8%;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 1.00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7.32%。

     近年来,由于受高利润的驱使,在不具备技术实力的情况下,大量企业涌进光伏产业。而中国光伏产业的原材料和市场都在国外,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这些企业无法释放的产能严重过剩。2008年岁末,作为上海电气的控股企业,上海交大泰阳绿色能源有限公司由于海外订单迅速减少,已经不能维持正常运营,不得已转让所持股权,最终撤出了太阳能板块。

    由于受第一代光伏产品成本高和被认为炼硅环节能耗大影响,至今我国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实施细则及相关政策还没有出台,导致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和产业规模极不相称。2008年我国光伏产品产能已达到约250万千瓦,占全球总产量的35%,成为全球光伏产品第一制造大国,但产品95% 以上都出口国外。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赵玉文告诉记者:“金融危机对世界光伏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相比之下,在中国影响特别明显,部分项目会停建或缓建。业界一直认为光伏产业未来将会洗牌,其实‘洗牌’是一个长期的市场动态过程,只是在经济下行期表现比较明显而已。”不过,赵玉文表示,金融危机将使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更加理性。由于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降,也使光伏产品价格得以明显降低,这将使太阳能发电增加竞争优势。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随着规模效应和第一代光伏产业链接整体能力的提升,太阳能成本已显著下降。特别是第二代薄膜技术的突破,凸显了低成本、低能耗、无污染、不怕热及能够吸收弱光发电等特点,更适用于沙漠电站建设和建筑一体化应用。

    南存辉认为,随着光伏产业规模化效应,及光伏技术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政府有关政策的扶持,全球光伏发电价有望在今后3到5年达到电网等价点,市场将会有爆发式的增长。只要有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只要有国家能源及产业扶持政策对市场的引导和培育,我国全球领先的第二代太阳能薄膜电池技术和最先进的光伏装备制造技术一定能大有作为。

    与光伏产业不同,太阳能光热产业主要市场在国内,这也是为什么面对金融危机,两大产业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太阳能光热制造企业的代表皇明,却在逆市扩大产业规模。全国人大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