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杨浦招商 >> 杨浦要闻 >> 正文内容

创新杨浦三年打造城市示范区

时间:2020-09-16 13:22:51 来源:

  “旧里改造”打开新空间、“滨江秀带”拓展新流量、“三城融合”增添新动能,素以“百年工业”著称的上海市杨浦区,成功实现了向“创新杨浦”的转型升级,不断加速高质量发展步伐。8月27日,杨浦区委书记谢坚钢在市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用三年时间把杨浦滨江打造为人民城市建设的示范区。

  “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杨浦滨江公共空间考察时深刻阐明了新时期我国城市建设的根本遵循和前进方向。

  “旧里改造”为美好生活打开新空间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为居民夯实美好生活的“硬件”基础,也是城市治理“软件”的同步升级。杨浦区历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旧改工作,将其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与民心工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书写浓墨重彩。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开展“美丽家园”“里子工程”等,探索采取旧住房成套改造、厨卫设施改造、拆除重建等多种方式,全力修缮改造各类旧住房,完成小区综合整治2400万平方米,为累计约64万户居民改善了的居住条件。“十三五”期间,杨浦区旧改按下加速键,2019年旧改征收首次突破了1万户,2020年坚持自我加压,力度不减,继续保持高位推进节奏,确保再完成1万户以上的目标。

  谢坚钢表示,杨浦区把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贯穿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正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关注幸福生活新需求,凝聚协同治理新合力。从2016年开始,杨浦区围绕“路、桥、轨、隧、水、电”等六大系统,连续5年实施每年新开工十项、竣工十项的重大基础设施“双十”工程。通过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的力度,形成了“一桥二环三隧四线”的立体交通网络,未来还将扩展到“一桥二环九隧七线”。通过建成大定海、丹东、松潘等排水系统,显著改善汛期“水患”问题。通过全面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塑造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和文明新风,在今年上半年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

  “滨江秀带”为百年文脉拓展新流量

  街区宜漫步、建筑可阅读、城市有温度,随着2019年杨浦大桥以东2.7公里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开放,有文化、有特色、有韵味的近代工业历史文脉焕发了新颜。不仅是游客“喜闻乐见”的旅游热点,更是体现黄浦江岸线转型升级的闪亮名片,杨浦区在全力抓好旧改的同时,奋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打造城区新形象。涵芬楼、船厂船坞等24处历史建筑经过有效地修缮保护、有机地功能植入,成为人们记得住的凝固历史、婉转乡愁。

  谢坚钢表示,未来3年将以杨浦滨江为新一轮发展的重点区域,打造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杨浦滨江今年底将实现“秀带展新貌”,公共空间品质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旧区改造加速推进、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持续优化;以2021年世界技能大赛召开为契机,杨浦滨江会新增多处标志性文化、体育、旅游设施,举办若干场重大节事活动,聚焦全球目光,升级为世界级会客厅;到2022年,杨浦区初步建成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成为新时代上海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建成一批产业载体,集聚一批特色产业,引进一批创新人才,每年吸引1至2家旗帜性、引领性、龙头性的国内外企业落地。在城市治理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三城融合”为创新发展增添新动能

  近年来,杨浦区全面深化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促进学城、产城、创城“三城融合”。通过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