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杨浦招商 >> 杨浦要闻 >> 正文内容

将创新资源下沉社区 杨浦为草根创业者营造“适宜的树林”

时间:2015-06-16 10:28:08 来源:

苗圃产业集聚效应。觅优首席营销官郑鸿说,原本他们曾打算入驻大学生示范园,但基地给他们推荐了控江基地。去了之后发现,苗圃虽然不大,但服务非常贴心,并且相对于服务上百家企业的园区,街道给予的服务是“点对点”的。一年后,觅优商旅斩获6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认证,今年产值达到10亿元人民币,并计划三年内上市。

    街道创业基地孵化的企业,也可进入示范园区继续孵化。秦铭的企业因规模扩大从延吉搬入了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区。

   “街道可以承接园区的溢出资源,孵化器好的服务模式可以辐射到街道。”负责大学生示范园运行的杨浦科技创业公司总经理谢吉华说。街道青年创业孵化基地运行两年多来,已建成7个街道园区,共计1万多平方米,2个在建园区也将投入使用。其中控江、延吉、江浦的创业基地被评为上海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为“树林”增加创新要素

    草根创业者栖息的“树林”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需要聚集各种创新创业要素。

    在五角场街道,创业沙龙、创业故事会、创业公益秀等活动异常热闹。“吸引来自民间的力量、专业的力量,营造好创新创业的氛围。”五角场街道办事处主任李正明认为,街道剥离招商引资职能后,功利性的服务减少,可以更专注于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打造生态型的创业社区。

    “街道不是去直接抓创业者,这些是园区可以做的,街道应该做园区做不了的事,比如提升公共服务的空间。”李正明说。对创智天地的大学路等一些典型街区,通过一定的建筑设计改造,增强创新创业服务载体的开放性,减少物理空间上的隔阂,促进内部交流向社区融合渗透,并积极引入咖啡店、书店等多元交流功能载体,打造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特色街区,形成“创智”生态群落。“在那里坐下来,就可以谈谈创业,谈谈资源对接。”除了大学路,国定东路东侧也将推动业态调整,向“创业街”转型,与西侧的创业者实训基地相呼应,为聚集此处的创业者营造更佳的商务环境。

    在杨浦区,更多的空间资源将置换出来作为创新创业载体。杨浦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打造“大众创新示范区”,将统筹利用区域内土地、老厂房和各类园区资源,促进区域内各类科技园区、文化创意园区、都市型园区、经济园区等载体资源整合共享、转型升级,并进一步挖掘各类园区潜力、区域老厂房等资源,积极开发增量创新创业载体。同时还将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为创客、初创企业提供会议交流、项目路演、活动举办等多功能的免费场所,为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供初创期发展的承载地。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