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招商引资 >> 企业服务 >> 正文内容

一份报告引来江苏中小企业“点赞”

时间:2015-01-29 22:12:44 来源:东方网

  融资创新、建设“健康江苏”、加强文化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记者采访中获悉,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释放的一系列“信号”,让省内160多万家中小企业感受到“幸福来敲门”。

  融资“暖春”越来越近

  “近年来,江苏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改善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但融资难仍然是最大的瓶颈。”长期和中小企业打交道的省政协委员、无锡市经信委主任高亚光十分了解中小企业的喜怒哀乐。她建议,我省应探索建设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实验区。“做好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顶层设计,适度进行风险控制的非盈利性的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对信用度较高的企业加大贷款授信额度。”高亚光说,只有信贷上的革新,才能使江苏成为小微企业的最佳成长地,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美好愿景在江苏落地生根。

  本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句“扩大小微企业转贷方式创新试点,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让南京德磊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吴浩兴奋不已:“我们看到了小微企业融资的春天。”他说,随着融资“暖春”的到来,将为公司发展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

  产业“蛋糕”越来越大

  “推进‘健康江苏’建设,提高健康、养老消费供给能力和水平。”今年,“健康江苏”首次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让南京美特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炼宜心生更多期待。

  “养老产业的蛋糕很大,但近年来,新兴的健康管理却一直游走在市场边缘,‘健康江苏’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分‘蛋糕’的机会。”陈炼宜坦言,企业从2011年初创办至今,只能保持业绩持平的局面。到医院看病的人每天都要排长龙,健康管理中心却门可罗雀。陈炼宜举例道,很多人一年抽烟花费上万元,让他花几百元做个健康管理却觉得“太贵了”。

  陈炼宜告诉记者,其实,老百姓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很大,只是他们获取健康知识的来源和渠道不统一,又对社会组织缺乏信任,“因此,借助政府力量推动企业或社会机构共同抓健康教育,效果会事半功倍。”陈炼宜说,目前,南京市政府已将公办养老机构逐渐转为民营,并联合企业在每个区建立健康生活指导中心,这些都释放着民营企业更多参与养老产业的利好信号。他希望,健康管理行业也能得到更多“垂青”,真正实现“医养结合”。

  创新步伐越来越快

  “去年,我省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专门谈到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这让我们这些文化工作者有种被重视的感觉,创新的动力更足了。”南京动静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制片人刘青笑着说。

  从青奥会伦敦招商宣传片,到网络爆红的《当青奥遇上中国功夫》、《约会有木有》,再到青奥火炬传递片、3分钟了解青奥和青奥文化教育活动宣传片,动静传媒在参与青奥的过程中,名气愈发响亮。对于这样的成绩,刘青说,都是创新带来的“福利”。

  “现在,新兴媒体发展迅速,传播方式早已发生改变。如何跟上时代,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做文化产业,显得至关重要。”刘青告诉记者,动静传媒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逐步转变思维和风格,从以往的传统实拍走向了互联网思维下的Q版漫画风格,迈出了转型的关键一步,“中小文化企业思考创新、思考发展后劲,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刘青还认为,要想实实在在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在给出大方向的同时,还需要更多细则来支撑。而为了给中小文化企业营造更好的创新氛围,政府之手还要和市场之手联动,让创新之路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