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汇编了普陀区科技政策的实务手册将在下月初陆续送到街镇、园区和企业手中。区科委主任吴铁延告诉记者,国家和市级层面鼓励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更新速度非常快,区县根据实际制定或修改相关细则的速度和力度也因此大幅提升;2010年,普陀区曾编制下发过一本科技政策汇编,但短短2年就“滞后”了——即将下发的新版手册有29项区级科技政策,其中20项是这两年新增或修改的。
“政策多是利好,但企业不知道、看不懂、用不了,就会削减政策的价值,甚至伤及企业对政府的信任。”他指着手册中的一幅政策架构图,“看,上面每一个框就装着一项政策——我们给科技政策打了个‘降落伞包’,接下来我们得把‘伞包’发下去,还得教企业打开‘伞包’、帮政策落地到位。”
教会企业打开“伞包”
按照惯例,区科委会4个业务处室在每年年初进入园区、街镇进行科技政策应用的实务宣讲。磐石软件总经理方勇是宣讲会的常客,每场宣讲3个小时,他场场从头坐到尾。宣讲一结束,他会直接找上相关处室,要求派员进入企业开展政策匹配辅导。
区科委科技发展科科长陈建伟笑称方勇是“拿政策的达人”:“我们的宣讲从2009年开始,每场他都不拉;结果,从区创新基金到市创新基金,从区小巨人奖励到国家科技部专项——不管是‘条’里的还是‘块’里的政策,磐石一样都没落下。粗略算来,3年间,磐石通过科技政策享受到的各类资金支持大约在1000万元上下。”
与这千万元政策资金落地的节奏相应和,主攻电子数据取证的磐石软件从2010年起进入快速发展期:2010年到2011年,资产总额由1557万元上升到2357万元,增长51.38%;主营业务收入由1363万元增加到2660万元,增长95%;利润则从亏损255万元到盈利457万元,2012年预计利润突破千万元,上缴税收600万元。
不过,在方勇看来,磐石在这3年间还收获了一项有价值的“资产”:科技管理人才。“现在,其实所有的政策都在网上公示,但我们看起来就像看天书。”他告诉记者,从听宣讲到“盯”着科委定制适合企业发展阶段的政策路线图,磐石的行政人员渐渐具备了科技管理能力,“最初,他们连申报材料都不会写;现在,他们能搞清楚政策链上每一环之间的关系——能自己打开‘伞包’了。”
精调政策的“落地点”
成系统、成规模地给企业讲政策,陈建伟干了3年。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不少企业一边疾呼得不到政策支持,一边又不愿意迈出政策申报的第一步。“科技政策指向创新激励,往往跟着项目、专利走,所以申报本身有成本。”陈建伟在宣讲的过程中致力于厘清一个概念:科技政策的目标是降低企业创新成本,而不是直接增加企业收入,“可以把申报视为一次筛选——愿意支付成本的企业必然拥有具备一定市场基础的创新点。”
“筛选”不可避免,但政府可以通过调整政策的“落地点”来加大政策的吸引力、减少企业的顾虑。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政策在普陀的“落地点”就进行过调整:普陀区是上海最早把补贴重点从平台建设运营方转向平台使用方的区县。
2007年,天地软件园按照政策争取到了市区两级的资金支持,建起了动漫公共服务平台。但价值数百万元的动作捕捉设备、3D渲染设备却在此后2年都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园区总经理宋峥坦言:“我们想得太简单了——除了设备之外,公共服务平台还需要一批操作人员。这笔用人成本怎么消化?”
2009年,普陀区根据市相关政策精神,制定了用户补贴政策,并把补贴比例提高到50%。此举引爆了区内中小型动漫企业的兴奋点。“除了电影大片之外,就只有一些国外大牌游戏舍得用动作捕捉技术。”专攻武侠网游的艺为网络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公共服务平台上完成动作捕捉,可以至少节约30%的成本。
用户数的迅速增加,令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