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卢湾招商 >> 卢湾要闻 >> 正文内容

社会管理扁平化模式的探索

时间:2013-03-11 13:17:12 来源:

  龚德庆工商管理硕士、文学学士。现任中共上海市委委员、静安区委书记,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任共青团卢湾区委书记,卢湾区嵩山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卢湾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共卢湾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中共嘉定区委常委、副区长,中共崇明县委副书记、县长,中共崇明县委书记。
  社会建设的概念,一般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建设,就是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四大建设”之一。狭义的社会建设,则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但不管是哪个定义,社会建设关注的都应当是经济领域以外的、人民生活方面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这个大背景下,过去我们讲的“发展”,往往比较关注的是经济领域的发展。但时至今日,我们发现,这样的认识并不完整。
  众所周知,经济发展的目的,是要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但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经济发展还只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在继续发展经济的同时,做更进一步的努力。尤其在经济发展以后,如果成果不能转化为社会的共享、民生的改善,那么社会的和谐就没有保障。只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四个轮子一起转”,共建共享、和谐发展才会有更好的条件和基础。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有效应对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各类问题和矛盾,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已成为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基于这些认识,静安区按照市委对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新要求,围绕建设“国际静安”的总目标,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聚焦市场管理、社区管理、平安管理这三大领域,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初步构建了具有静安特色的社会管理扁平化模式。这种模式的顺利运行,不仅实现了传统社会管理工作的流程再造与效能提升,也使静安区社会管理工作模式,从多个区属的、独立的、封闭的管理系统,转型为区域的、互动的、开放的管理系统,在推进社会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去年,静安区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区称号。在全市7次世博百日文明指数测评中,获得了6次总分第一、1次总分第二的成绩。
  “扁平化”由何而来
  与经济建设相比,静安的社会建设还相对滞后,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情况。在政府公共管理方面,也存在着层级过多、职能错位、职责分割等不足。
  到底什么是“社会管理扁平化”呢?
  如果要给“扁平化”下一个定义的话,我觉得,它是一种在区域化党建统领下,合理扩大管理幅度,科学减少管理环节,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统筹整合区域资源、切实提高工作效能,最终实现“快速反应、便捷操作、高效运行”的社会管理模式。那么,为什么“扁平化”会成为静安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呢?这还得从静安的发展现状、政府公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方面来追根溯源。
  先说静安的发展情况。近年来,静安经济保持了比较好的发展势头。仅从今年的数据来看,1至10月,全区总税收达162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收入近58亿元。现代服务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两大重点产业———商贸流通业和专业服务业同比增长都在33%以上。目前,静安已有“亿元楼”17幢,其中恒隆广场税收近22亿元,成为首幢“月双亿”楼。但是,与经济建设相比,静安的社会建设还相对滞后,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情况。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民生需求多样,但资源供应方式单一。我们分析了一下,静安民生服务的对象,除了31万静安户籍的人口以外,还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居住在静安但没有静安户籍的人口,一共有9万,其中包括外籍人员2万、本市其他区县户籍人员3万、外地来沪人员4万。这9万人也是静安的居民,也需要我们
上页 1 2 3 4 5 下页